
國內外風起雲湧,號稱「第一風口」的AI,正上演「套殼」風波。
「國內AI教父」李開復,深陷其中,他在最擅長的AI領域,栽了個大跟頭。
一
最近幾天,全球最大風口,熱鬧非凡。
國外由「ChatGPT之父」薩姆奧特曼牽動。他突然被OpenAI董事會罷免,引出「政變大戲」關於他未來要去哪裡,牽動著科技界神經,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得知消息後說,「公眾應該知道為何董事會如此堅決地做出決定。如果這關乎AI安全,那將會影響整個地球。」
OpenAI即全球最大風口的「發起人」,它們打造的ChatGPT掀起了科技界狂歡。一時間,ChatGPT、大模型、AIGC、AI晶元席捲全球資本市場,虹吸效應下,AI熱度空前,華為、騰訊、阿里巴巴、位元組跳動、京東、百度、小米、美團等科技巨頭拿到了風口入場券。
可最近幾天的國內AI大熱,非科技巨頭牽動,而是由李開復主導。
作為中國創投圈最有威望的創業者/投資人之一,李開復的人生經歷堪稱傳奇,亦是國內早期投資「機構化」的探路者。2009年,李開復看到了中國互聯網的流量增長機會,決定告別谷歌,在北京市海淀區成立了創投圈鼎鼎大名的早期投資機構,創新工場。
靠著李開復的知名度,創新工場投出了一批早期明星項目,是國內外各大投資類榜單的座上賓。投資知乎、美圖則為創新工場帶來了豐厚的財務回報。但在2013年,李開復的事業出現轉折,他發現自己患上淋巴腫瘤疾病回老家台灣靜養,創投圈短暫失去一位投資巨子。
再回創投江湖,李開復心境有了很大變化。他不太關心那些短暫的風口,將目標瞄向帶有「長期主義」的前沿科技領域。2016年,當外界沉溺在「故事大王」O2O戰時,李開復提到了AI,他說,「未來十年,AI將出現最多獨角獸公司。」由此,李開復成了AI最大擁護者。
創新工場的投資側重也從互聯網轉向AI,李開復貼上「國內AI教父」標籤。
此後幾年,李開復在AI領域擁有極高的話語權。國內大廠辦會基本要邀請「國內AI教父」上去講幾句。李開復不負眾望,除了「詩和遠方」AI投資造詣更高,一舉投出了曠視科技、第四範式、創新奇智等明星企業,後兩家分別擁有244億港元、56億港元市值。
毫無疑問,李開復轉型AI投資再次收穫了巨大成功。
但也是鋒芒畢露,使李開復捲入到一場前所未有的AI輿論風波之中。
二
「國內AI教父,栽在了AI上。」這是一個頗具諷刺色彩的段子。
OpenAI今年挑起了全球最大風口,科技巨頭紛紛在大模型、AIGC、AI晶元等方面較勁。身為「國內AI教父」的李開復自然不甘示弱,他很快孵化出了大模型項目,零一萬物。
不同於以往,李開復是以創始人的身份參與到零一萬物的創業,這份特殊加持直接讓該公司拿到了阿里巴巴旗下阿里雲的投資,零一萬物僅成立幾個月就拿到了10億美元估值。
零一萬物剛成立不久,就邁入獨角獸行列,這樣的情景在創投圈已多年未見。
這從側面反映出「目前AI是資本眼裡當之無愧的第一香餑餑」。那麼,零一萬物憑什麼出道巔峰估值10億美元?拋開李開復背書成分,肯定要有與眾不同、異於常人的表現。
面對全新創業之旅,李開復把零一萬物拉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他在公開場合表示,「從創立零一萬物第一天開始,我的目標就是做一個世界級公司,能夠進入世界的第一梯隊。」
緊接著,零一萬物為了展現出「世界級公司」強大,發布了一系列開源大模型,Yi-34B與Yi-6B。其中,Yi-34B是一個雙語基礎模型,經過340億個參數訓練。李開復自信滿滿的說,「Yi-34B的數據採集、演算法研究、團隊配置均為世界第一梯隊,能對標OpenAI、谷歌。」
「Yi-34B是全球最強開源模型,其通用能力、知識推理、閱讀理解等多指標均處於全球榜單首位。」先不論零一萬物實力究竟如何,李開復的一席話把文字描述發揮到了極致。
恐怕就連薩姆奧特曼都不敢如此壯志凌雲。零一萬物能不能對標OpenAI、谷歌不清楚,但李開復的大放厥詞以及對零一萬物「世界級公司」的期待,刺激到了國內AI同行。
最先看不下去的是,阿里巴巴前副總裁賈揚清。他在阿里巴巴內部是一個「了不起」的AI科學家,其在博士時期創立並開源了被微軟、雅虎、英偉達採用的深度學習框架Caffe。
可以說賈揚清一直以來是個不愛講故事的「實踐派」。傳言他今年離開阿里巴巴投入到了大模型創業。按理說,賈揚清老東家是阿里巴巴,零一萬物背後是阿里巴巴,李開復在微軟呆過,賈揚清的技術被微軟用過,李開復又是賈揚清的前輩,他不該「看不下去」。
可賈揚清實在忍不住了。
三
「國內AI教父」第一次在最擅長的AI領域受到質疑。
據賈揚清爆料,「在幫助海外客戶適配國內某一新模型中,被朋友告知該模型用的其實是LLaMA架構,僅在代碼中更改了幾個變數名。」儘管賈揚清考慮到前輩的形象,並未點出開發上述新模型的具體公司名稱,但種種跡象指向了李開復的「世界級公司」零一萬物。
這件事在創投圈影響很大,牽出了行業老生常談的話題,「套殼」。
曾經有一段時間,科技創業者對拿早期投資機構的錢比較敏感。一位創業者在朋友圈鬱悶的表示,「他和某知名投資人談融資,投資人得意的笑著,卻對項目估值一壓再壓,並表示,你要是覺得錢少,我還不投了,我馬上孵化一個項目,自己做,順便把你擠出去。」
創投圈裡部分投資人倒是不避諱該話題,「是一種效率最大化的投資路徑。」
李開復在「套殼」?創業者認為,「難以置信」。畢竟,李開復是AI領軍人物,如果他在「掛羊頭賣狗肉」,所謂「世界級公司」可能就成了天大笑話,李開復也會人設崩塌。
若以李開復在行業的美譽度看,他絕不會是一個「滿嘴跑火車」的大佬。
意識到輿論狂轟亂炸的嚴重性,零一萬物回應了「套殼」質疑。它們表示,「其大模型的結構設計基於GPT成熟結構,借鑒了行業頂尖水平的公開成果,由於大模型技術發展還在非常初期,與行業主流保持一致的結構,更有利於整體的適配與未來的迭代。同時基於零一萬物團隊對模型和訓練的理解做了大量工作,也在持續探索模型結構層面本質上的突破。」
零一萬物的回應,給本就處在輿論質疑檔口的李開復蒙了一層陰影。也就是說,零一萬物的Yi-34B還是借鑒了外部成果,是在巨人肩膀上奮鬥,沒有描述般那樣神乎其技。
實際上,賈揚清忍不住爆料之前,國外就有專家指出Yi-34B模型基本採用了LLaMA架構。但零一萬物也是在東窗事發後,對質疑回應並為更名疏忽表示歉意,無形中打了「國內AI教父」的臉,這是李開復第一次在最擅長的AI領域栽了個大跟頭,不過,他很有風度。
李開復的風度在於,零一萬物敢直面質疑,沒有把輿論導入「羅生門」。
四
成立零一萬物、發布Yi-34B,李開復顯然有些著急了。
在一位長期關注AI市場的老媒體人看來,李開復這輪創業比較倉促。
「你看零一萬物的操作,就像趕時間一樣。」老媒體人把「李開復的倉促」歸結到,他在AI領域始終缺乏一個證明自身實力的世界級傑作。曠視科技、第四範式雖然在國內拿得出手,與國外巨頭相比缺乏硬核競爭力,李開復傳道AI得到全球認可,迫切需要大手筆。
今年9月,美國權威雜誌《時代周刊》走訪全球找到了25位「AI領袖」,就包括薩姆奧特曼、埃隆馬斯克、黃仁勛以及李開復。說明李開復對AI的貢獻不比前面這幫大佬低,至少在美國《時代周刊》心中,李開復跟薩姆奧特曼、埃隆馬斯克、黃仁勛一個段位。
但從商業成就角度看,OpenAI、英偉達是實打實的「遙遙領先」。李開復十分迫切的想打造一個能比肩上述科技巨頭的企業,或者站在他的角度,「國內缺這類企業」。
所以,外界看到了不經常吹牛的李開復,吹牛了。通過迅速提升零一萬物的估值以縮短與「世界級公司」的距離。如果沒人站出來質疑,科技獨角獸往往在發布新品後繼續開啟下一輪融資,估值翻番。計劃一下就被打破了,同行站出來潑盆冷水,未必是一件壞事。
「國內AI教父」浮躁了,其它企業如何冷靜發展?
一位天使投資人在朋友圈表示,「冷靜不一定就對,AI迭代速度快的難以想像。」這位投資人說,「國慶長假前,國內項目把GPT-4當作對標物,結果節後國外搞出了GPT-4V。」
冷靜不一定就對,不冷靜肯定不行。盲目追風口、蹭熱度,也會給行業帶來亂象。但願這個大跟頭能讓李開復恢復清醒,用技術打造出「國內AI的世界級公司」。

點擊下方關鍵字,閱讀往期文章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