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娛評《以愛為營》,為何惹惱新聞人,這部由張鶴棣和白鹿主演的都市、言情、偶像劇似乎惹了大麻煩。

據了解,這部電視劇自開拍以來就備受矚目,以其浪漫、唯美的風格以及演員的精湛表演吸引了大量觀眾的關注。
然而,一些新聞人卻對這部電視劇提出了質疑,認為其內容涉及到了新聞媒體的職業道德問題,更是用了「橋段懸浮,與現實割裂,對記者職業的粗糙刻畫」來評價此劇。

人民文娛對女主角的劇情安排提出的質疑,總結出來三點:
1.女主角的身份和行為不一致
每個行業都有外界不為人知的行業規則和職業操守,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人民文娛確實有對記者這樣職業的發言權,所以它也能一針見血的指齣劇中設計的不合理之處。

是否劇中這樣的情節會不會出現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從觀眾的角度上並不能完全確定,畢竟世界這麼大,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
但從人民文娛的發文來看,這樣的記者根本不存在。

但至少一個合格的記者,本就應該秉持報道客觀、公正的態度,這樣帶有個人崇拜色彩並且耽誤自身工作的行為,似乎看起來女記者的工作像是「買來的」,若是這麼容易崇拜他人,那麼她知名財經記者的身份就存在諸多疑點。
有魅力的企業家比比皆是,亂髮心動的信號的女記者亘古未有。
2.「又是一個沒上過班的編劇」
國產偶像愛情劇的套路似乎都差不多,各種意外、崇拜,對抗的套路都相似。
偶像劇的套路
偶像劇的開頭。通常,劇中的主角會在一個平凡的日子裡遇到一個特別的人或事件。這個人或事件成為了他們命運交錯的起點。在這個過程中,主角往往會展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性格特點,如善良、勇敢、聰明等。這些特點不僅讓觀眾對他們產生好感,還為主角在後續劇情中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接下來是偶像劇的劇情發展。在這個階段,主角們通常會經歷各種挫折和困難。這些困難可能是來自於感情、事業或其他方面。然而,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主角們總是能夠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克服。這種「小強」般的生命力讓觀眾感到既振奮又心疼。
偶像劇中總會有一個或多個反派角色。這些反派角色通常是為了給主角製造麻煩而存在的。然而,他們最終總是會敗在主角的手下,並為主角的事業和感情發展做出貢獻。這種「反派轉正」的情節設計不僅增加了劇情的趣味性,也讓觀眾對主角的喜愛更加深厚。

最後是偶像劇的結尾。在這個階段,主角們通常會經歷一次或多次感情上的升華。
他們可能會選擇在一起,也可能會選擇各自奮鬥。這種開放式的結局設計讓觀眾在感動的同時也充滿了期待。

所以偶像劇在傳統套路無法創新的時候,編劇就在男女主角的職業身份上找突破點,然而有些編劇為了「趕時間」,往往沒有空去體驗和了解所寫職業的真實工作狀態,寫出來的故事都是「自以為」合理的不合理劇情。
3.脫離生活、脫離實際,再甜的劇情也只是「工業糖精」
從《父母愛情》到《金婚》再到《人世間》等等年代劇,其中也有令人崇拜的偶像,讓人痴迷的青春,勢均力敵的奔赴。

這些劇中的愛情似乎有種魔力,每每回味,都像是咀嚼新出鍋的饅頭,越嚼越香甜。

愛情劇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缺少了「真正的生活」,套路就是能夠被突破,就看編劇是否沉下心踏踏實實寫好故事。

除了編劇以外,劇中的演員似乎也完全按照編劇所寫的故事演了出來,可能演員們平時也太忙,忙著演戲,忙著直播,忙著出席各種商業活動,忙著錄製綜藝,似乎也忘記了演員也要真實的體驗生活,去看看這個世界的人們都在忙碌些什麼。
演員若是沒有時間體驗其他職業的生活,倒不如演她們自己的職業,或許更能讓人信服,也不會有官媒挑出任何問題。

最後想說,不怕胡亂編排劇情,最怕的是觀眾們看多了之後,潛移默化地對劇中的職業產生偏見。
既然演員選擇了演某個職業,更應該帶有責任感去真實還原,千萬不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更不要迷信導演編劇什麼都懂!
聲明:本文來源於用戶投稿,如果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