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對外分享了一組文案,大概意思就是進入冬天,電車的優勢反而開始明顯了。

在我們的想像中,東北地區冬日比較嚴寒,而且溫度極低,完全不適合電動汽車的發展。但是近兩年來的數據顯示,東北電動汽車的銷量正在快速攀升,甚至超越了中國大部分地區的增速。
到底是為什麼呢?陶琳的分析其實很有道理!

首先是傳統燃油車大部分都需要進入車內才能進行點火啟動,冬日汽車最需要的是發動機溫度快速攀升,只有溫度升高才能將積雪融化,發動機正常運轉。這恰恰是燃油車的弱勢,我們需要進入寒冷的車內發動汽車,而且這種原地熱車的行為持續時間較長,很容易導致新車產生積碳,這也是冬日很多燃油車出現嚴重頓挫的主要原因。


相反,這恰恰是電動汽車的優勢所在。電動汽車可以通過遠程APP啟動空調,通過空調將車外的積雪融化,而且電池還可以進行保溫,延長續航能力。
更為關鍵的是,很多電動汽車的扭矩都很大,而且都匹配了電動四驅,在濕滑的東北路面這是非常有助於駕駛的。相反,很多後驅車或者前驅車極其容易出現車輛失控打滑的情況,而電動汽車幾乎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即使陷到坑裡,憑藉瞬間超大的峰值扭矩,很容易脫困。

以往我們總覺得電動汽車在寒冷的冬天續航容易打折,這其實是低端電動汽車給我們的印象。很多電動汽車的價格在六七萬元,本身理論續航只有200-300km,結果冬日也就能行駛100多千米,這類電動汽車往往由於造價較低,並沒有太多的科技含量。但是很多中高檔電動汽車的純電續航里程都突破了600km,而且還擁有三電管理系統,電池熱管理等一系列的科技加持,基本400多千米的續航是沒有問題的。

部分網友都在等著看冬天電動汽車的笑話,但是沒想到隨著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燃油車的很多不足開始暴露。冬日很多燃油車會出現打不著火的情況,這是啟動電瓶電量不足導致的,而且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較高,再加上很多機油比較粘稠並不適合低溫環境,導致打火難,油耗增高的情況,而在電動汽車領域,這種問題並不存在。
東北一夜進入嚴寒,沒想到電動汽車的不足沒有出現,油車缺點卻被放大了!而且現在電車是真省錢,40公里只花1.6元,比公交車還便宜!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地址:marong@che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