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人自助糖水鋪,逐漸風起。
今年立秋(8月7日)前,北京首家無人自助糖水鋪落址朝陽區管庄北京科技大學附近。幾平米的臨街鋪子,放置了三排冷櫃,陳列著包括陳皮綠豆沙、檸檬凍茶、椰汁西米露等各式糖水,單杯售價統一5元。
冷櫃門不鎖,廣告牌上的「老闆很忙、要喝啥子自己拿」的標語,則直觀地告訴人來人往的消費者,糖水可自行挑選,自覺掃碼付款。
8月26日,燃次元在該門店也看到,在十幾分鐘內,從年輕的大學生、帶小孩的寶媽到年逾五十的中老年人,都因「無人」「糖水」這些概念,而選擇駐足停留觀望,進而選購糖水,並自主消費。

生活在成都的吳怡則告訴燃次元,從2022年開始,街頭便陸續出現「無人自助糖水鋪」的冷櫃,今年3月起,肉眼可見,冷櫃越來越多,「在街頭巷尾不經意間就能發現一個。」
主打低價,而投資門檻又較低的無人自助糖水鋪,看起來是一門不錯的生意。
售價在5-6元一杯,路過、好奇的消費者都不介意來上一杯。「低價+糖水+自助」的概念,純靠自覺買單的體驗,給消費者帶來不少新鮮感。
燃次元也從多品牌處解到,除掉房租壓力,前期6-7萬元即可啟動一家無人自助糖水鋪。
有品牌向燃次元介紹,「糖水是一鍋煮出來的,外加自主消費,這個模式對人力的要求極低,一個人即可妥善經營。」
但一切也並非看起來那麼「美好」。
經過將近一年的發展後,「無人自助糖水鋪」仍是一個處於成長期的新項目,行業集中度不高,呈現較為分散的格局。
長遠來看,無人自助糖水也擁有尚不明朗的未來。
在成都撫琴老社區經營無人自助糖水鋪的店主陳哥向燃次元直言,糖水在廣東有四五百種品類,引入地方勢必要進行口味調整,入鄉隨俗,這直接導致許多加盟、自主創業的無人自助糖水品牌,賣的不像是糖水,而更像是「低配版奶茶」。
「但即使這樣,新鮮度散去後能否與當地口味適配,並不能確定。此外,北方市場冬天較冷,銷量勢必會有所下滑,面對著高昂的租金,也會有不小的經營壓力。」陳哥表示。
在河南鄭州一次性打卡了6杯糖水的消費者典典也向燃次元直言,雖然糖水本身不甜,但是與真正的廣式糖水仍有一定的差距,部分產品太「水」,自己寧願多支付部分溢價去購買一杯奶茶。
橫跨了茶飲和零售雙賽道的「無人自助糖水鋪」,通過新模式撬開了一個突破口,但能夠飛多高飛多遠,還要靜待時間給出一個答案。
無人自助糖水鋪「風起」
依靠低價、無人等賣點,無人自助糖水鋪也吸引了一批消費者。
作為小紅書的重度用戶,思琪刷到北京自助糖水鋪開業消息的那個周末,就前去打卡了。
「我在小紅書上經常刷到自助糖水鋪的筆記,廣式糖水、自選自助的概念非常吸引我。」思琪告訴燃次元, 「所以看到北京有店後,就第一時間去打卡了。」
足夠低的價格讓產品變得「無可挑剔」。
「我一次性購買了陳皮綠豆沙、椰汁西米露和紅糖馬蹄爽三杯糖水。」思琪表示,「口感不錯,重點是價格夠低。」
典典在鄭州「打卡」無人糖水鋪時,也一次性購買了6杯,口感「有點像『減料減量版』的傳統糖水,整體談不上驚艷。」但是,「味道對得起這個價格,適合嘗鮮解饞,價格不貴,一次性多買幾杯也可以接受。」
這也是無人自助糖水鋪的撒手鐧——低價。大多數糖水鋪定價在5-6元/杯,遠低於現制茶飲價格,與普通預包裝飲料價格持平。用低價將糖水推入「小吃小喝」賽道的同時,也間接實現了「薄利多銷」,許多前去「探店」的消費者會一次性購買多杯。
這也助推了無人自助糖水鋪的走紅。

燃次元看到,主打「無人+低價+糖水」的無人糖水鋪,雖剛落地北京,但其真正進入大眾眼帘的時間約在2022年的夏天。
在北京首店落地前,成都、南京、杭州等地的街頭,都已出現此類門店佔地在2-10平米,飲品價格5、6元一杯、冷藏櫃不鎖門、24小時無人自助售賣,純靠消費者自覺買單的「糖水鋪」。
某糖水品牌的加盟方還向燃次元介紹道,目前糖水鋪的門店模型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前銷售點+後操作間」,即門店前設置冷櫃,後方消費者無法直接接觸的區域即是飲料製作間;第二種則是在三公里之內,3-4個銷售網點共用一個操作間,飲料量產後運輸到銷售點。
「具體選址主要是看商圈。」上述負責人表示,他還告訴燃次元,如若之後網點人流量未達預期,則只需要撤走展櫃,「製作間是不變的,因此損失相對較少。」
業態走紅,創業者也開始圍獵「無人糖水鋪」項目,大大小小的品牌層出不窮。恰冰記、汕飲、全季、肆季、春嬌奶奶、名發、合發、阿函糖水鋪等,均是近一兩年萌生的無人自助糖水品牌。
從燃次元了解到的情況來看,2022年是無人自助糖水鋪的摸索期,「莓日肆季糖水」創始人李怔熹告訴燃次元,2022年8月前後「莓日肆季糖水」首店落成,當年12月31日之前門店數量約有18家店。
但到了2023年,無人自助糖水鋪發展開始加速。
8月30日,李怔熹向燃次元透露,截至現在已經開出的門店有約268家,品牌2023年的目標則是1000家,「開始發力拓店的確切時間是今年2月。經歷了一整年後,我們的數據超預期,也算探索出來了一個盈利模型,所以才決定開通加盟並開始擴張。」
只是就目前來看,對於消費者來說,無人自主糖水鋪嘗鮮可以,卻難成為擁躉。
典典就表示,下次路過會再買,但不會再特意過來打卡了,「許多糖水與我在廣州嘗試的糖水差距不小,嘗鮮可以,但暫時沒有非常強烈的回購想法。」
低成本「致富路」?
很難界定「無人糖水鋪」具體流行時間,但這背後一定少不了社交平台的推波助瀾。
在小紅書上,不少人將加盟「無人自助糖水鋪」定義為一項極佳的投資項目,甚至,有筆記直言,這是最適合普通人「搞錢」的創業項目。
而推薦理由,則多與無人自助糖水項人力成本低、鋪面相對較小、24小時營業、模式較新等特點相關。
在浙江杭州經營無人自助糖水鋪的CC,即是被模式吸引入局。截至現在,其加盟無人自助糖水鋪已有半年之久。CC告訴燃次元,「模式新穎」是吸引自己入局的主要原因,「它和市面上賣奶茶的鋪子很不一樣,不常見,會很吸引年輕人。」
對於具體的營業額CC不願透露,但其表示,「現在處於盈利的狀態。」
「輕量化」投資,是「無人自助糖水鋪」吸引許多加盟商的核心。
如今餐飲行業鋪面競爭激烈,人流量較好的鋪面位置,兵家必爭,租金使投資者/創業者望而卻步。而糖水鋪現存的兩種模式,「前店後場」模式中的門店模型可以控制在10平米之內,由控制間供應的銷售網點模式,甚至只需要找到可以置放兩台冷櫃的位置即可,對店鋪的選址、面積要求,相對較低。
這也意味著,能夠將餐飲行業中的三座大山——原材料、房租、人力成本中的房租成本先降下來。
更低的租金,也只是其中一環。如今,加盟一家新式茶飲品牌,從加盟費、原材料、人力成本到門店租金,前期費用少則50-100萬元,多則如奈雪所開出的「單店合作150萬元,區域合作450萬元」要求,開奶茶的資金要求,讓許多人望塵莫及。
但加盟一家茶飲的「分支」糖水鋪,則無需太「有錢」。據燃次元了解,目前,多個無人自助糖水鋪的加盟費都不超過5萬元,而外加設備、物料、裝修成本等核算下來,除去房租外,前期開店投資基本可以控制在10萬元之內。

李怔熹也告訴燃次元,除去房租壓力外,前期投入6-7萬元,就可以啟動一家糖水鋪。
更低的人力成本,則是「打動」加盟商的一把金鑰匙。曾在一頭部茶飲店工作的店員向燃次元闡述過茶飲店的人力成本分配,其表示,以他所在門店為例,人工調配方面,調杯兩人、煮茶一人、處理水果兩人,這些都是加盟商需要負擔的基礎人工成本。
而無人自助糖水鋪則無需應對上述複雜的人工分配機制。據燃次元了解,無人糖水鋪的製作與傳統奶茶按杯定製不同,糖水按鍋熬煮,根據配比不同,最終決定一鍋能熬出多少杯。
通常大鍋現熬,一鍋出50-100杯。在零售端,也全靠消費者「自取」「自行打包」「自行付費」,即買即走,無需收銀等職位。
「按鍋熬制+無人自助」的模式,極大節省人力。
燃次元以加盟諮詢者的身份,從一家名為「滿分糖水鋪」的加盟資料中了解到,一個人基本上可以完成2-3個日營業額在3000元左右的操作間的工作量。
其加盟業務負責人還表示,日常工作包括按比例熬煮糖水,出鍋後分裝在杯中,而後通過機器封口貼標籤,再放入展示櫃這幾個步驟。
李怔熹也告訴燃次元,現階段每日營業額在4000元以內的店鋪,都只有一個人工,「糖水遵循的一個邏輯是無論備餐30杯還是100杯,所耗費的時間,都相差不大。無非就是大鍋熬煮時,使用材料比例的不同,以及做好糖水後分杯時間會有區別而已,但一鍋熬煮的時間是固定的。」
相對較低的人力和鋪面租金,也是糖水鋪能夠將售價壓至5元的主要原因。而李怔熹還告訴燃次元,售價5元的糖水鋪的單杯產品成本在1.2-2.5元不等,綜合毛利63%。
「不同城市之間主要差異是在房租,甚至是鋪面轉讓費上。」李怔熹表示,「產品製作有標準、售賣以自助形式,因此說白了店與店之間的差異,還是主要看選址。」
尚難言「跑通」
大鍋批量熬煮的糖水,佔地更小的鋪面,更低的人力成本,疊加「自助、自覺」的新模式,共同助力了「無人自助糖水鋪」的走紅,可隨著關注度而生的,還有諸多不確定性。
加盟無人糖水鋪,也並非完美生意。
儘管無人自助糖水鋪號稱低成本,但入局者也繞不開的傳統餐飲中「租金」與「人流量」的博弈。
某糖水品牌加盟招商人員向燃次元談到鋪面選址問題時也強調,公司會安排選址老師協助加盟商選擇「商圈」。
而人流量較好的商圈,卻常與「高租金」掛鉤。
此外,無人自助糖水鋪俘獲C端時,主要靠「無人」與「低價」,雖說「5元還要啥自行車」,但隨著新式茶飲的價格不斷下探,越來越多9.9元及以下產品進入品牌主流價格帶後,消費者很有可能會為口感的增加而支付一定的溢價,從而選擇品牌勢能更強的奶茶。
這或也是部分無人糖水鋪的筆記下方,容易出現「買糖水不如買蜜雪冰城」等評論的原因之一。

另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則是,隨著健康化消費偏好的持續,以及商家端對消費者「無糖」「0糖」概念的教育的深入,國內消費者們越來越偏愛無糖茶飲。2023年夏天,三得利、農夫山泉無糖茶等,都被捧成了爆款。
而近些年,老一代連鎖糖水品牌們則壞消息不斷,老牌糖水店許留山被曝大面積關店,滿記甜品則選擇與小滿茶田合併,尋找新方向,鮮芋仙則淹沒在眾多新式茶飲品牌中,難出頭。
「無人自助糖水鋪」雖暫憑藉新模式佔領了部分市場,但未來,品牌們或還要圍繞「無糖、低糖」做得更多。
李怔熹也告訴燃次元,現在莓日肆季糖水的SKU已有超30款產品,「但因為糖水都是一鍋熬制,而後以筐為單位放入冰櫃,所以在有限的冰櫃面積下,門店會上新的產品多以這家店銷售排名前十名的產品為主。」
同時,部分新店也會將低糖做出明顯標註,「我們會將低糖放到單獨區域中,但仍不會因一杯低糖需求而做定製化產品,畢竟產品都是量產的。」李怔熹介紹。
但「5元」能在0糖、健康方面有多大的發揮空間,消費者又是否會買單,尚有疑問。
其次,糖水這一品類的地域限制,也比想像中更大。
眾所周知,在廣東食用糖水不分季節,當地居民反而會根據季節的不同來吃不同的糖水,甚至有說法認為,糖水就像是老廣人的日常。但對於廣州地區之外,特別是北方的消費者而言,糖水更多是嘗鮮,在一定時間內還無法成為一種固定的飲食習慣。
陳哥就向燃次元直言,糖水要入鄉隨俗適配當地居民口味並不容易,「新鮮度過後,能在本地堅持多久,難下定論。」
現階段,無人自助糖水鋪的門店多分布在南方市場,和眾多飲品品牌「闖蕩」北方市場時所面臨的困境一般,夏天過後,北方冬季寒冷,飲品的需求量將大幅下滑。
燃次元由多品牌處了解到,冬日會上新應季產品,且門店門口會放置微波爐,可方便消費者自主加熱。
但多了一道工序,多了一份等待時間,消費者是否會被「勸退」,進而影響復購,暫且難下定論。
「北方受制於氣候原因,茶飲的旺季說白了只有半年,在寒冷的冬天是否有人為24小時的糖水鋪買單,我也不確定。」CC也向燃次元表示。
橫跨零售與茶飲兩賽道的無人自助糖水鋪,更像是沿著奶茶而萌發的新物種,對於茶飲市場來說,無人自助糖水鋪帶來了一個新的模式,也讓消費者「眼前一亮」。
但現階段,無人自助糖水鋪仍存在部分模式方面的現實問題,且在新品類、新模式層出不窮的當下,糖水、無人零售等概念的吸引力能保持多久,仍值得繼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