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馬斯克沒有鴿大家。
星艦第二次入軌試飛如約而至,SpaceX超重型火箭(B9)與星艦飛船(S25)再次合體。
和很多人預判的一樣,這一次,也沒有取得成功。




發射1分鐘後,所有發動機狀態正常。


圖源:BBC
17日,馬斯克發文稱,預計於星期六進行發射。
還記得三年前,SpaceX星艦落地爆炸帶來的震撼場景。
2020年12月9日,星艦SN8在得克薩斯州進行了首次高空試飛,星艦到達了12.5公里的高度,但落地時發生爆炸。
2021年2月,星艦SN9啟動測試,也是到了差不多的高度,但在落地時發生爆炸。
同年3月,星艦SN10發射,這次高度和降落都沒問題,但在完美落地後發生突發爆炸。
緊接著,星艦SN11發射,還沒撐到落地,便在空中發生解體。
直到2021年5月,星艦SN15進行了亞軌道試飛,雖然現場出現了一點小火花,但很快被撲滅。

如果一切順利,超重型助推器將和星艦結合,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同類飛行器。
僅星艦上層的乾燥或未加燃料的質量就超過100公噸。
超重型助推器直徑為9米,在發射配置中位於星艦下方,大約是上層重量的兩倍。
星艦火箭和超重助推器的結合體,圖源:BBC
滿載的運載火箭將重約1100萬磅。
根據SpaceX公司的說法,33台猛禽發動機將為火箭提供1670萬磅的全速推力。
網友拍攝畫面
左起: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
阿波羅1號成員,羅傑·查菲、維吉爾·格里森、愛德華·懷
1968年10月11日,阿波羅7號成功發射,歷時十一天,完成了繞地飛行測試。這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首次載人任務。
尼克松總統與隔離艙內的宇航員交談
宇航員洛弗爾按照地面指令在艙內解決相應問題
圖中為阿蘭·比恩
於1973年從NASA退休並從事商業活動的登月者皮特·康拉德於1999年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一次摩托車事故中喪生,享年69歲。
圖中為皮特·康拉德
圖中為約翰·楊
SpaceX經手NASA價值29億美元的合同,要用「星艦」將美國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
登月,只是馬斯克抵達火星願景的中轉站。
當下而言,馬斯克的星艦試飛無論成功與否,都是一次壯舉。
縱觀歷史長河,這也只是人類的一小步。
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還任重道遠。
喜歡今天的文章,點個「在看」,並分享給更多人看,感謝!
熱點報告推薦(關注後回復相應代碼即可下載報告):
V62:清華大學面向自動駕駛的車路協同關鍵技術與展望
V95:特斯拉FSD爆發前夜-國內智駕產業加速發展
A16:AIGC發展趨勢報告2023
A148:華為加速行業智能化白皮書-使能百模千態,賦能千行萬業
D11:企業數字化人才發展白皮書
D19: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
E8:AI PC 破局端側大模型,趨勢已定騰飛在即
M22:中國虛擬主播行業生態研究報告
R53:2023智能製造創新發展藍皮書
G23:5G專網助力數字工廠縱深發展
技術:麥肯錫-2023科技趨勢報告
華為:華為手機回歸的深遠影響解析
圖譜:最新版100大行業全景圖譜
V:新能源汽車(含智能網聯) 專題報告合集
V10:固態電池-下一代高性能鋰電池
V11:綠氫-第四次能源革命的載體
V15:中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趨勢報告
A:人工智慧 專題報告合集
A10:AI大模型市場研究報告
A104:2023人工智慧發展白皮書
A109:AIGC AI生成內容產業展望報告
D:數字化/數字經濟 專題報告合集
D9:信通院-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
D13:智能製造白皮書-卓越運營賦能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
D31:數字孿生世界白皮書(2023)
D37:中國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研究報告
D46:中國社科院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指數報告
D52:2023數字化轉型案例集錦
E3:中國半導體IC產業研究報告
M:元宇宙(含VR/AR/MR) 專題報告合集
M1:清華大學: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
M18:元宇宙應用場景發展趨勢分析
R: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機器人 專題報告合集
聚焦科技熱點分析,洞察行業發展走勢。人工智慧、新能源汽車、數字化及智能製造等專業分享平台,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