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中,藝人的成名、走紅,總是難以預料的。
比如《乘風破浪》中不被節目組重視,卻被粉絲送上熱搜的王心凌。
而拿獎、獲得專業認可,也很像是一門「玄學」。
有很多觀眾熟悉且喜愛的實力派演員,手握眾多好口碑代表作,卻總是離獎項差了一步。
比如氣質獨特的湯唯,演技紮實的郝蕾,以及「無冕影帝」秦昊等人。
01、湯唯10次提名三金卻顆粒無收
戛納電影節的獲獎名單已經公布,湯唯最終憾失影后。
電影節未開場時,湯唯已「攻佔」戛納,到處都張貼了她所主演的《分手的決心》的海報。
紅毯上的她也大放異彩,舉手投足間都是滿滿的自信和優雅。
影片在全球首映後,也是好評如潮,獲得了現場全體觀眾長達8分鐘的鼓掌。
只可惜,按照戛納電影節評獎規則,如果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同時獲得兩個獎項,那麼獲獎組合只能是最佳編劇+最佳男/女演員或評審團獎+最佳男/女演員。
由於導演朴贊郁獲得了最佳導演獎,所以該片不能再獲得其他獎項。
據說湯唯在電影中的表現十分驚艷,大家難免會替她覺得惋惜。
而且,她已經不是第一次與大獎擦肩而過,多次提名獎項都未得獎,離「飛升「就是差那麼一步。
自從2007年憑藉《色·戒》一鳴驚人後,湯唯在國內10次提名三金獎項。
其中,她憑藉《色·戒》《月滿軒尼詩》《黃金時代》3次提名金馬獎,後者還讓她提名了提名了1次金雞獎。
這些作品再加上《三城記》《北京遇上西雅圖》等電影,讓她6次提名金像獎。
湯唯的作品不算很多,但幾乎部部精品,塑造的每個角色也深入人心,只可惜都未獲獎。
其實,她倒是獲得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金馬獎的最佳新人獎,但含金量遠不如三金和國際電影節獎項。
2011年,她還憑藉《晚秋》獲得了國外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女主角獎,但畢竟是國外的獎項,沒有大幅提升她在內娛的咖位。
明明在每部電影中的表現都很驚艷,卻總是憾失有含金量的大獎,湯唯的「獎運」確實不太好。
還有網友調侃她是「大花守門員」,演技好,資源好,但沒有拿得出手的獎項。
不過入圍即肯定,相信她之後的演藝道路會越走越順,拿獎只是早晚的事。
02、郝蕾3次提名金馬只獲得配角獎
郝蕾是一位很有個性的實力派演員,她的演技毋庸置疑,只要有她出現,觀眾就會覺得有看頭。
入行多年,她塑造了太多複雜又立體的角色,個個都令人過目難忘。
比如《少年天子》里的靜妃,任性囂張跋扈狠毒,但她的幽怨都是因為愛而不得,所以讓人又愛又恨。
當時才二十幾歲的郝蕾,將人物的瘋狂和可憐詮釋得淋漓盡致,光芒蓋過了全劇中的其他角色。
在話劇《戀愛的犀牛》中,郝蕾和段奕宏的搭檔被公認為是最經典的一版明明和馬路,她的表演張力十足,極具消息力。
但她不只是適合鋒芒畢露的角色,在生活化的影視作品中,她也能做到張弛有度,收放自如。
比如《情滿四合院》里既自私勢利,又有重情重義一面的寡婦,也被她詮釋得有血有肉。
而且,郝蕾有自己堅持的理念,每次說起表演都頭頭是道。
她還直言不諱地表達對年輕演員太過浮躁的不滿。
但這些容易引起爭議的話,從她嘴裡說出來就不會被質疑。
因為她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心服口服。
按理說,這樣的好演員,應該早就把獎項拿了個遍吧?
實際上,她的「獎運」非常不好。
她曾憑藉電影《浮城謎事》提名金馬獎影后,憑藉《黃金時代》《第四張畫》2次提名金馬獎最佳女配。
最終,她只憑藉後者拿回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的獎盃。
除此之外,她還提名過金像獎最佳女配、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以及電視劇獎「飛天獎」和「白玉蘭獎」的最佳女主角,可惜都與獎項擦肩而過。
不過,貢獻了那麼動人表演的她,早已是觀眾心目中的「無冕之後」。
03、姚晨提名白玉蘭、飛天、金雞卻均未獲獎
2023年,第25屆白玉蘭獎落下帷幕後,與「視後」擦肩而過的姚晨,發了這樣一條動態:
得獎運一如既往地差,好在人一如既往地美呀。
姚晨的演技自出道起就非常生動自然,像《武林外傳》里那個愛搞怪的郭芙蓉,就幾乎看不到任何表演痕迹。
後來,她還主演了經典好劇《潛伏》、收視爆棚的《都挺好》等作品,每次都能給觀眾帶來驚喜。
但那些金光閃閃的大獎,總是與姚晨有一步之遙。
2009年,她在《潛伏》中塑造的翠平急躁卻率直,看似咋咋呼呼卻踏實可靠,獲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愛。
但她憑藉這個角色被提名飛天獎優秀女演員時,偏偏撞上了《北風那個吹》里的閆妮,最終惜敗對方。
2015年,她又轉型拍起了都市劇,並憑藉在《分手律師》中展現出的獨立幹練,入圍白玉蘭最佳女主角。
不料,當年周迅帶著《紅高粱》來勢洶洶,幾乎毫無疑問地登上了「視後」寶座。
2023年,她憑藉《都挺好》中令人心疼又佩服的蘇明玉,獲得無數觀眾的讚譽,再次提名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
可這次她的對手實力同樣不容小覷,是早就獲獎無數的蔣雯麗。
在《都挺好》中,姚晨的表現確實不錯,還貢獻了教科書式的「哭戲」。
但蔣雯麗在《正陽門下小女人》中,更是把女人的各個階段詮釋得十分完美,自然生動,讓觀眾很有代入感。
最終,這個獎項被前輩蔣雯麗拿下。
同年,姚晨還憑藉自己監製並主演的文藝片《送我上青雲》提名了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
可是,「4年磨一劍」的詠梅也在《地久天長》里展現了近乎完美的表演,並奪得了影后桂冠。
已經42歲的姚晨,沒能實現「40歲前拿到影后」的夢想,令很多喜愛她的觀眾感到意難平。
只能說她運氣確實不好,有好演技和好作品,也有超高「國民度」,但每次都碰上演技更紮實的前輩。
很遺憾也很可惜,但沒拿獎也不算太冤,繼續貢獻精彩表演,遲早能得償所願的。
04、秦昊4次入圍戛納影帝卻憑網劇爆紅
秦昊一直有「文藝男神」的稱號,演過形形色色複雜又真實的人物。
畢業於1996年2023戲劇學院「明星班」的他,並不像科班出身,反而有種野蠻生長的張力,表演一點都不套路化,甚至有點「邪性」。
而且,秦昊不太在乎名利,一心追求藝術,那種偏執與孤傲,也賦予了他獨特的氣質。
所以他多年來都遠離大眾視線,出演了一部又一部文藝片。
憑藉《日照重慶》《春風沉醉的夜晚》《浮城謎事》《青紅》等影片,他4次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男主角提名。
雖然沒能獲獎,但他在國際影壇混了個臉熟,也足以證明自己的實力。
拍了很多文藝片之後,秦浩昊似乎擔心自己的戲路會被局限,偶爾也會嘗試其他類型的影片,比如喜劇片《火鍋英雄》,愛情片《234說愛你》等。
後來,市場上湧現出了不少高質量網劇,大多改編自知名IP,題材豐富,劇情燒腦。
秦昊不介意演網劇可能會拉低咖位,於2017年主演了《無證之罪》,在劇中飾演了看似玩世不恭,實則正義感爆棚的警察嚴良。
他把角色的「痞氣」和「正氣」拿捏得恰到好處,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8年,他在《沙海》中扮演了吳邪,除了表達角色的聰明善良,他還演出了更深層次的腹黑和野性,被觀眾稱為是「還原度最高的吳邪」。
2023年,他在《隱秘的角落》中飾演的「斯文敗類」張東升,更是一夜之間火遍全網。
戴著金屬框眼鏡,身份是數學老師,看起來溫和儒雅,內心卻陰暗腹黑。
在劇中,他幾乎不動聲色地接連害傷女子和岳父母,還讓「一起去爬山」成為年度熱梗。
憑藉一個個出彩的角色,秦昊走上了事業巔峰,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知名演員,也成為大家心目中真正的「無冕之王」。
05、張震5次提名金馬終得獎,卻含金量不足
出演過70多部影視作品的張震,以前也曾被稱為是「無冕影帝」。
他出道即巔峰,15歲就在楊德昌執導的《牯嶺街少年害人事情》中飾演了主人公小四兒。
他還憑該片提名了第28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但他輸給了主演《推手》的郎雄。
當時他才剛剛入行,沒拿獎算不上可惜,但誰知他追逐大獎幾十年,始終未能如願。
2005年,張震主演了侯孝賢執導的《最好的時光》,並提名第42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然而這一年,他輸給了「跨界」演員郭富城。
次年,張震跟內地導演田壯壯合作了劇情片《吳清源》,飾演圍棋大師吳清源。
為了塑造角色,他專門去學了日文與圍棋,並自信滿滿地以為有望獲得第43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可這一次,準備充分的張震又撞上了郭富城,未能登頂「影帝」之位。
2014年,張震帶著武俠片《綉春刀》,第4次衝擊金馬獎最佳男主角。
不料,最終脫穎而出的,是自導自演《一個勺子》的陳建斌。
他還憑藉《春光乍泄》《卧虎藏龍》《赤壁2》提名過金像獎最佳男配角,但分別輸給了姜文、吳鎮宇和謝霆鋒。
直到2023年,他攜電影《緝魂》再次衝擊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總算拿下了夢寐以求的影帝。
只可惜,這個獎項被外界認為含金量不足。
入圍名單中沒有內地男演員,除了吳鎮宇之外,其餘幾位演員的咖位不算高。
甚至,因為走歪路被內地封的「劣跡藝人」柯震東,竟也赫然在列。
曾經跟天王一起角逐影帝,如今和「糊咖」同台競技,他贏得幾乎毫無懸念。
網上沒有什麼相關的新聞報道,連張震的個人簡介中都沒記錄這個獎項。
內地大部分網友也沒有關注此次金馬獎,甚至根本不知道張震拿了獎。
打拚30年終成影帝,獎項卻無人問津,令人唏噓不已。
不過,他還擔任過戛納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評委,足以證明自己的實力。
結語
以上幾位演員,是多數觀眾心目中的實力派,演技好到讓人誤以為他們早就獲得了大獎。
只是,由於時運不濟或對手太強,他們到目前為止的演藝生涯中,還是留下了不少遺憾。
但好在觀眾的眼光是雪亮的,明白他們即使未能拿獎,也比新生代的「水後」「水帝」們優秀得多。
有沒有獎不是最新的的,能認真演好每部戲,塑造出讓觀眾認可的角色,就是真正的好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