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國慶檔的龍爭虎鬥悄然開始了,新片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新片、「老友」輪番上場,各位準備好了嗎?
國慶檔今年實力上勁的選手並不少。
猛虎崛起,誰與爭鋒
老謀子領銜一眾老戲骨歷時四年帶著《堅如磐石》蓄勢待發。

在官方發布的預告片,張國立、陳道明等老戲骨先後出場,實力強勁的雷佳音、 孫藝洲在這部電影里成為了「小嘍啰」。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實力派的飆戲總是那麼刺激。

一隻蒼蠅惹的副市長在飯桌上瘋狂飆戲,一摞房卡能透露出首富的慎之又慎。
在這部電影里,我們不光能看到官場的是是非非,我們更能看到人性背後的複雜與險惡。老謀子選了一個很多電影人不敢選的題材,拍了常人不敢拍的東西。

老謀子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這絕對不是一句空話。
老謀子忙的火熱,陳凱歌也沒閑著。
他的新作《志願軍:雄兵出擊》,風風火火地佔領各大院線排片榜首。

眾人皆知,陳凱歌想要創造一部超越《長津湖》的作品,在他和演職班底的不懈努力下,《志願軍:雄兵出擊》橫空出世了。
這部集結了章子怡,張頌文等實力派演員的抗戰大片,聚焦了抗美援朝時期。

戰士奮戰在一線,外交人在聯合國會場舌戰群儒。
那些不為人知的歷史被搬上了大熒幕,被更多的人知道了。

儘管這部作品正在經歷高開低走,但我相信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算超越不了《長津湖》,這部電影的口碑也不會拉垮到哪裡去。
第二梯隊,你爭我趕
《莫斯科行動》雖然風頭比不過前兩部片,但它還是在競爭激烈的國慶檔以黑馬的姿態傲視群雄。

《莫斯科行動》的豪華主演不是蓋的,我們的華仔怎麼能讓人失望呢?
《莫斯科行動》為我們帶來了一場刺激驚險的列車大劫案,中國警察跋涉千里,遠渡重洋,發誓要將罪犯繩之以法,還世界真相。

這部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劉德華,張涵予硬漢寶刀未老,還讓我們看到了反派版的黃軒究竟有多可怕。
一場行動,兩個國度,列車上的警匪大戰、異域國度的破案迷局……

一樁樁,一件件戲中戲、局中局,導演用藝術的手法向我們再現了中國警察第一次跨境追捕的全過程。
這不是一部簡單的影片,這是一部致敬中國警察的影片。

正能量、主旋律顯然成為了國慶檔電影的扛把子,儘管他們勢如破竹,可還是有人並不服氣。
我們的老朋友《前任攻略》系列時隔一年再與我們相見,像《前任攻略》這樣能夠連續拍攝四部的電影,在中國電影史上並不多見。

每次《前任攻略》都有不被看好的聲音,但它每次都能向觀眾交出一份不錯的答卷。
如今,《前任攻略》以2億的票房遙遙領國慶檔的愛情電影,足以印證觀眾還是念舊的那群人了。

《前任攻略4》這結局早已經註定了,這個故事到今天已經在中國電影史上創造了歷史,畢竟它前三部的票房已經累計超過了190億元。
電影市場的龍爭虎鬥比我們想像的激烈,但又沒有那麼激烈。

這樣的國慶檔電影市場是情理之中的,也是意料之中的。
有幾分波瀾,但更多的時候是平靜。
這四部電影堪稱是國際電影檔「片王」的有力競爭者,在中國電影市場不到最後一刻,沒有人知道最後的冠軍是誰,到底誰能傲視這個國慶檔還未可知。

過早的下結論總歸不是好事,各位,說是不是呢?
小眾電影,寓意無窮
看國慶電影檔就要看全局,除了上次四部電影以外,還有一部電影值得關注,那就是《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

這一聽名字大家可能會覺得這是一部掀不起什麼波瀾的電影,畢竟名字看起來都沒有那麼的激情。
如果你這樣想,那你真的是說錯了。
這部電影看起來平凡,實際上卻不平凡。

據知情人爆料,這部電影總投資超過了兩億元,早在國慶檔上映之前,投資方就組織了這場電影長達18天的點映。
在這18天里,有人捧它,有人踩它,單憑它有勇氣讓觀眾點映18天,我覺得它真的是有些實力在身上。

這部電影在國慶檔的初期表現可以說是過山車,一般讓人害怕。
誰能想到在正式上映那天,它的票房只有289萬,僅僅過了不到24小時,它的票房就實現了千萬之巨呢?

在大家的一片看好聲中,它第三天的表現也不熟,實時票房賣到了853萬。
有影評人預測,這部電影在整個國慶檔的最終票房將突破兩億元。
兩億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如果投資真如所傳的是兩億元的話,那投資方基本上實現了一個收支平衡。
抱著好奇的心態,我還是走進了電影院看了看這部電影。
總的來說,我覺得這部電影是被市場和觀眾低估了。

很多人一看這部電影的宣傳海報,或許會覺得這是一部開心麻花的力作。
儘管電影海報的風格像極了開心麻花風格,但它確實不是開心麻花的作品。
在某瓣這部電影的評分高達7.2,有近半數參與打分的人給出了四星及以上的高分。

《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渾身上下雖然都透露著一種小眾的感覺,但它看起來真的有黑馬的潛力。
投資巨大,到底為何
這部電影前期投資巨大,主要原因是製片方從國外買版權的原因。

這部電影改編自西班牙電影票房冠軍《籃球冠軍》,熱衷於西班牙電影的觀眾或許對它有所印象,當年這部電影在西班牙影壇是毫無爭議的王者。
它不僅收穫了觀眾的好評,還拿下了戈雅獎的最佳影片,《籃球冠軍》的創作原型是西班牙的一支殘疾人籃球隊。

在一次酒後駕駛意外發生後,身為職業助理教練的馬科爾離開了原來的籃球隊。
在進行社區改造的過程中,他意外結識了一群殘疾人。
在這些人中,有的人智力低下,有的人患有唐氏綜合症。

他們沒有一個人是正常人,但他們都有一個偉大的籃球夢想。
他們渴望在人前打籃球,渴望站上領獎台。
馬科爾的出現改變了他們的人生,在他的帶領下,這些殘疾籃球員開始了一場艱難又刺激的追夢之旅。

單看這個劇情,或許大家覺得這是一個勵志電影,充滿著悲情和艱辛。
實際上,從題材風格來說,這部電影是一部喜劇,這是一部正能量的喜劇。
在這部喜劇里,我們可以看到殘疾人的奮發向上,也能夠看到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懷。

這不是一部抨擊殘疾人的電影,而是一部呼籲關注並尊重殘疾人的電影,是一部展現殘疾人體育夢的電影。
原作為了讓觀眾儘可能的感受到真實,多了解這個特殊群體,特意邀請了真實的殘疾人群參與了拍攝。
新片改編,能量拉滿
整部作品給人的感覺從來不是尷尬,而是一種溫情,原作那麼好看,改編怎麼能拉垮呢?

導演高虎為了能拍攝好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費盡心力。
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導演進行了最大限度的本土化創作,可以說這部電影是更適合中國觀眾的審美的。

進入電影院大家會發現這部電影中有三位「心青年」籃球隊員看起來並不像演的,而是真的。
沒錯,導演是選用了真實的殘疾人。
在拍攝初期,很多人覺得高虎的這個選擇是有風險的,直到正片出來,大家才發現高虎是對的。

不是專業演員出身的他們在這部電影里的表現是可圈可點的,他們不是在演角色,他們是在把自己的生活狀態真實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這樣真實的狀態是專業演員演不出來,無論是流暢度還是自然感,都是一氣呵成的,不帶有一絲「演」的感覺。

除了關注特殊人群,導演在這部電影的選角上也是下了些功夫的,在演員表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熟悉的老朋友,例如魏翔。
魏翔是整部劇的關鍵人物,他的知名度雖然在圈內比不上那些頂流和一線明星,但他的演技絕不遜色於任何人。

為了讓表演更加的真實,魏翔經常會和片場里的三位「特殊演員」聊天說家常,了解他們的生活與愛好。
他和孤獨症患者劉思博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他的關心和愛護讓這些「特殊演員」感受到了溫暖。

在電影中曾經有這樣一段情節,心青年籃球隊員與正常籃球隊員在一起比賽。
「心青年」沒有因為自己的缺陷而感到恐懼,在比賽過程中,他們所呈現出來的熱血並不比普通人差。
他們在場上用自己的方式致敬著籃球,致敬著自己的青春。

經過這次與籃球的相遇,無論是教練還是球員,都對人生有了新的憧憬。
而電影中不斷出現的口號在電影結束時依舊迴響在觀眾的腦海里,「籃球不止是籃球」、「打球是為了快樂」……
這部電影告訴我,我們有時候看到的並不是全部。

《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讓我重新定義了喜劇,重新定義了體育,讓我重新認識了殘疾人這個群體。
正如電影中的那句台詞所說「他們沒有殘疾,他們只是人。」

在競爭激烈的國慶檔,這部電影顯然成了一股清流,它沒有大肆宣傳,也沒有高流量的支持。
《好像也沒那麼熱血沸騰》能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靠的就是一股強大的生命力,一種不懈的向上力。

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不信,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