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敘事載體變更,故事從圖畫轉由真人演繹,尷尬不可避免,可要是問《異人之下》的尬「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從內容表現看來,這部劇的回答是「是故意的」。
內容改編上,有不少「用力過猛」的橋段。例如第2集全性和哪都通搶奪張楚嵐的地點轉移到遊樂場,這場彷彿過家家式的大亂斗,戲劇性較原作更甚。浮誇呈現帶來的尬,並非讓人忍受不了「腳趾扣城堡」,反而可能讓人一邊皺眉、一邊嘴角抽動。
無法接受如此荒謬戲份的觀眾,此時大概率已經退出,至於留下的觀眾,《異人之下》試圖照單全收,這便是許多觀眾口中的:「熬過前幾集就好看了。」
一旦觀眾接受了這種設定,劇集便將原作的燃點、淚點、名場面盡數放出,導演擅長節奏把控的特點逐步顯現。劇集保留原作內容框架,調整了部分人物與情節順序,使信息更完整集中,敘事節奏明顯加快。「徐翔講故事」作為前期情感調動能力超強的回憶殺,劇集將該橋段延後,徐翔的離世與回憶馮寶寶的經歷,成為異人演武大會中途的一大重要插曲。漫畫里此事發生在寶兒姐前往天下會給張楚嵐道歉、深受重傷之後,相當於剛透露「馮寶寶不老不死」,緊接「三代守護馮寶寶」的催淚往事,展現寶兒姐作為「異類」存世的孤獨無助。

劇集還會用名場面的還原來討好原作粉絲,不管是《羅天大醮》篇異人演武大會眾選手表現,還是《入世篇》改編動畫「王也1V3」的經典打戲,都將熱血放在了首位。社交媒體傳播的真人版、動畫/漫畫對比剪輯,也都在吸引原作粉絲前來評價。

雖然改編作品註定無法做到一比一還原原作,但在原作足夠吸引人的前提下,能抓住看點、儘可能提升還原度,容易在中後期打出屬於改編劇的口碑。這部劇集里,仍然可以看出《一人之下》原作漫畫核心優勢——設定方面融入中華文化自帶親近感,劇情則讓受眾產生關於「人」的思考。抓住普通觀眾的共鳴點,這也是保留了「中二」感的故事,依然能夠受到普通觀眾認可的主要原因。
紙片人到真人演繹,矛盾仍在從漫畫、改編動畫到真人劇,因受眾體量擴張,在改編過程中,為了照顧更多電視劇觀眾的偏好,需要做出內容取捨。原作漫畫《一人之下》自2015年更新至今,已經更新679話,改編劇集主要涉及漫畫前三分之一的內容,同時還必須篩選出一條完整緊湊的故事線——此番改編訴求,使得《異人之下》不乏「魔改」操作,主要集中在「群像戲」的塑造上,這成為了劇集的最大爭議源頭。長線漫畫故事,註定需要更多角色支撐情節發展。群像戲不僅顯示人物自身的成長變化,還會加強角色之間的聯結羈絆,從而塑造一個個鮮活又極具魅力的角色,粉絲們則會用梗的形式來表達對各位角色的喜愛:不揺碧蓮張楚嵐、機智一匹馮寶寶、一念之差張靈玉、不聽八卦諸葛青、億貧如洗王道長……眾多人物設定背景經歷細緻刻畫,讀者對角色的關注點又不盡相同,都是加強改編難度的地方。以上提及的,皆是人氣高漲的重要角色,《異人之下》不敢在這些角色身上進行大幅改動,老天師、風正豪等老一輩角色的還原度也備受原作粉好評,不過像域畫毒、陸玲瓏、巴倫等在漫畫後期才發揮作用的配角,改編劇下起手來毫不留情。
全性精通易容術的「千面人」域畫毒,在劇中被安排了「刺殺徐翔」的原創情節,而後迅速落網。若按照原作劇情走,這位角色本應該在全性攻山與更後期的《唐門篇》出現。
劇集越到後期,改動越明顯。18集起,異人演武大會進入尾聲,反派全性集結大鬧龍滸山。本來原作中,此時的寶兒姐應該對戰夏柳青、巴倫二人,劇集里打鬥戲份卻並未過多著墨,戰力強大的巴倫直接被刪掉,而該角色在原作《碧游村》《二十四節谷》篇章都有戲份。另一條線,則是張楚嵐在尋找馮寶寶途中撞上遭遇勁敵的陸玲瓏。陸玲瓏作為名門之後,在此期間為保護朋友,展現了視死如歸、不會妥協的秉性,後續《納森島篇》的表現同樣亮眼。本是角色的一段小高光劇情,改編劇集中,她被同伴藏馬護在身後,許多原作粉對此感到不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原本心思深沉、懂得權衡進退的男主角張楚嵐,劇集省去了分析境況、首選「離開」的一環,放大了他決心戰鬥的熱血感,儘管已經儘力解釋原因,原作粉看來卻是多此一舉的「無腦燃」。

《異人之下》目前的調整,顯然未考慮過後續內容的還原,也完全沒有「請等我們一一改編原作所有篇章」的意思。
只能說,真人版的內容取捨無可厚非。畢竟同是改編《一人之下》的內容,動畫和真人劇的目標差異巨大:動畫與漫畫深度綁定,受眾重合度更高,即便有一定改動,仍然選擇將還原度放在首位;真人翻拍的不確定因素過多,改編劇意在有限篇幅內打造一部有始有終的作品,讓更多人感受內容魅力。
因此在普通電視劇觀眾看來,《異人之下》講述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故事,站在漫畫讀者的視角,這部漫改劇卻是「前期還原、後期魔改」。網傳消息稱,《異人之下2》將於十月開機,可這種「長線漫畫信息體量過大」和「改編劇集加快節奏」之間的矛盾,將持續存在。
作品沒有足夠的時間完全按照原作順序脈絡,展現所有角色的個性經歷,眾人各自所尋的「道」難以同原作那般耐人尋味,反而執著增添熱血濃度。另外,電視劇在製作團隊安排、演員邀請方面,是否能完全保留第一季的陣容也需要打上問號。如果拋開這一點,減少對還原與深度的期待,單純將這部真人版視為僅供娛樂的「下飯劇」,《異人之下》的表現足夠合格,劇情進展不墨跡,角色個性夠抓人。甚至有不少電視劇觀眾在社交平台表示,自己因等不及更新而「補了動漫」入坑,這可能是對一部漫改劇「打入三次元」的最大認可。- END -👇 更多往期精彩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