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慶檔競爭之激烈無疑成為了檔期影史之最。
當然,在這樣的特殊檔期,戰爭片向來是少不了的。尤其這兩年抗美援朝題材的影片不斷湧現,更是誕生了影史新晉的票房冠軍《長津湖》。57.75億的票房,就像當年《戰狼2》一樣要霸榜相當長一段時間了。作為《長津湖》導演之一的陳凱歌,顯然並不滿足,最終又歷時三年時間,帶來了如今的《志願軍》三部曲。

不同於《長津湖》系列聚焦一場戰役,《志願軍》則通過三部曲、全景式、多維度的方式還原抗美援朝的整個過程。
從歷史還原、製作規模及故事體量而言,該片無疑又是一部恢宏壯闊的史詩巨制。
自然,未映先火,既有題材原因,也有演員原因。
全明星超豪華的演員陣容早已令人期待不已,但是無疑朱一龍、張頌文被推到了前段,最為令人矚目,成為影片的宣傳賣點。但遺憾的是第一部朱一龍只出現在了彩蛋中,第二部才正式登場。而張頌文更只是一個配角,戲份十分有限。
但是,儘管張頌文又演配角,表演依然精彩絕倫,再次令人拍案叫絕!

戲份不多,而且又都在後半程,並且又是交叉剪輯的方式呈現,但正是這樣的方式,更是凸顯了他表演的層次性,觀賞性,以及模範性。
堅定震懾的眼神,不怒自威的態勢,大將風範自顯。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既有「將軍外交官」的果敢和威嚴,也彰顯新中國的決心和力量。

從步入會場到正式發言,舉手投足之間氣場全開,然後面對西方列強,他慷慨陳詞的發言,每一句都擲地有聲。這段發言更是將其台詞功力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整個發言語氣變化極富層次感,一步步調動起觀眾情緒,配合著戰場戲份,讓人熱血沸騰。
從台詞語氣到表情神態,再到肢體動作,不僅神還原歷史,更是真正呈現出了當時面對國際形勢外交官的姿態。
張頌文這一次又是教科書級別的表演,又是給年輕演員們好好上了一課。

從整場戲來看,雖然有限,但卻很是關鍵。而從歷史來看,這也是是中國外交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以為了精準還原這段歷史,片中的聯合國場景,更是主創們根據歷史資料1:1的還原。而張頌文飾演的伍修權,也都從形象和動作儘可能復刻當年的影像,尤其那「憤怒一指」更是精準到位。
而從拍攝手法來看,伍修權在現場舉手發言,與松骨峰上倒在血泊中的戰士們舉手相互呼應,交叉蒙太奇剪輯,更加振聾發聵。
文戲和戰爭戲相互交錯,注重平行處理烘托對比,在該片中有著大量體現,而這一處更是亮眼,更是情緒渲染濃烈。

對於張頌文來說,這一年靠著《狂飆》大火,但是沒想到之前拍攝的影片接連上映,更是讓他持續火爆。
從《不止不休》到《第八個嫌疑人》,再到如今的《志願軍:雄兵出擊》,儘管在這些影片中都是配角,但這都是他的常態,也並不妨礙他的表演和發揮。他依然認真敬業,用心對待每一個角色人物,將最好的表演帶給大眾。
而終於,他憑藉《不止不休》獲得了首屆金熊貓獎最佳男配角,也是彌補了《狂飆》之後獎項為零的遺憾。

儘管只是個配角獎,但是從一眾國際實力派演員中脫穎而出,還是證明了他的表演獲得了評委們的肯定和認可。而實際上,在廣大觀眾心目中,他早已是無冕之帝了。
如今這部《志願軍》中的表演一樣,一番慷慨陳詞,斥責美國野蠻侵凌,強調中國的正義與不屈,不僅高度還原了歷史,更是又再次為大眾帶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絕,令人熱淚盈眶。
每一次,張頌文都是能夠精準到位詮釋角色人物的特點,帶給觀眾無可挑剔的表演,這顯然是其過往二十年積累的結果。
大眾只看到了《狂飆》後火爆的張頌文,卻不知道過往二十年他所付出的一切。

他40多歲了還在找戲拍,還只能演一些配角,可是做不了主演的他,卻有著超越主演的表演,每一次都能夠驚艷四眾,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
張頌文更像是我們大多數人,一直默默無聞,一直堅持努力,認認真真,兢兢業業。可是也是給我們大多數樹立了榜樣,只有堅持,才有可能成功,才有可能成長為參天大樹。
他用二十年的時間,證明著積累的重要性。尤其對於演員來說,沒有一定的生活閱歷,是很難演好角色人物的,是很難有著更為出神入化的表演的。
張頌文在不被人看見、關注的日子裡,不斷積累、紮根,方才有了如今一次次令人驚艷的表演。
他歷經曲折,他歷經困苦,他也終於厚積薄發,大器晚成,成為了叔圈頂流,成為了萬眾矚目的實力派演員。

一年三部電影,張頌文早已證明了自己不止高啟強,不止反派角色,他的戲路之寬超乎想像,他對角色人物的理解更為精準深刻,他對表演更為熱愛。熱愛可抵歲月漫長,讓他堅持等到了今天。而他也並不會像流量明星那樣曇花一現,而是能夠持續火爆,在漫長的春天盡情綻放。
對於47歲的張頌文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