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瘦為美的審美風颳了幾十年,仍舊未顯頹勢,反而在養生、自律等觀念的助力下越刮越勇。胖確實不健康,屬於一種慢性代謝疾病。若體重超標,應該及時的減肥。但減肥也應選對方法,不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這樣減掉的不是肥,而是「命」。
22歲的小張,身高179cm,體重卻足足有230多斤。上了大學後就有減肥的念頭,由於體重基數太大,無法進行劇烈的運動,再加上比較懶,還想要快速減掉肥肉,他選擇了「過午不食」這種減肥方法。
效果明顯,堅持了半年多,瘦了足足40多斤。但是,他來沒來得享受變瘦的喜悅,卻已經躺在了病床上了。
經查,小張長了大大小小700多顆膽結石。結石撐大了他的膽囊,比常人大了一倍多。把密密麻麻的小石頭取出來之後,小張身體不適並沒有緩解,還出現了大便變稀少,腹痛等,持續了好長時間都未緩解。最後不得已,才22歲的他,無奈切除了膽囊。
小張原本比較胖,有暴飲暴食的習慣,這其實已經給這個部位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容易形成小石頭。之後又長期實行過午不食,飲食不規律,腹部長時間處於空腹狀態,影響了膽汁的正常方面,容易形成結晶,誘發這樣問題。據大夫說,減肥者因過午不食而出現這種情況還是比較普遍的,每年都有,男性也有,但以女性居多。
除了這個問題,小張還伴有影響不良,胃黏膜受損等問題,這些都是長期過午不食給他帶來的結果。
過度不食減肥法,是深受減肥者歡迎的一種方法,經久不衰。既不用運動,並且每天還能吃兩頓飯,不至於太餓,並且還有人宣稱過午不食能養生,於是便有了大批受眾。但是過午不食,並不是一種健康的減肥方法,也起不到養生的作用。
現代人的生活模式較過去發生了較大的轉變,過去大家往往吃完晚飯就睡覺了,但現在人普遍睡得比較晚,一天的時間比較長。一頓飯的消化大約需要四個小時,中午吃完飯之後,下午四點五點左右就會餓。
若不吃晚飯,胃部長期處於空空如也的狀態,胃酸分泌會變多,容易損傷胃黏膜。少吃一頓飯,製造出了較大的熱量缺口和營養缺口,雖然會瘦,但也會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等。這些微量元素一旦缺乏,身體機能就會受損,時間長了,會引發多種嚴重的後果,身體出問題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長期過午不食,情緒和大腦也會受到影響,整個人變得消極,快樂不起來,負面情緒會變多。睡眠質量會下降,骨骼會變得脆弱,代謝會變差,容易變成易胖體質,稍微一吃多,就會反彈等。
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是身體健康的基礎,什麼是健康的飲食習慣,就是均衡的攝入營養,三餐規律,飲食有節。過午不食這種簡單粗暴的減肥方法,看似有很好的減肥作用,但卻是以傷害身體為代價,不值當!
除了過午不食,還有一些減肥方法,比如不好好吃飯,吃代餐;蘋果酸奶減肥法;21天過度節食減肥法;喝減肥茶減肥法;運動時套上保鮮膜等,都是不健康的減肥方法,會損傷健康。
其實,肥胖主要來源於不健康的飲食方式,若你能夠養健康的飲食方法,做到適度飲食,飲食有節,養成細嚼慢咽、吃七分飽等健康的小習慣,就能慢慢且健康的瘦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