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沈拂衣編輯 | 楚青舟發布 | 深瞳商業(ID:DEEP-FOCUS)2023年,晉江IP陷入改編困境。截止到九月,晉江IP改編的影視劇作,似乎大多都難逃被罵的宿命。2月份的《重紫》被嘲拍得就像九流網劇,楊超越的演技尷尬得讓人腳趾摳地;4月份的《長月燼明》,「天生古偶男神」羅雲熙慘變「螳螂精」,男女主為小情小愛毀天滅地的詭異操作敗光了路人緣;
5月份《護心》本來撿了一波《長月》損失的散客,卻在15集之後自毀長城,口碑急轉直下;7月份的《玉骨遙》,任敏飾演的女主朱顏身陷「顏值爭議」,「逐幀修圖」的「豬豬俠」只能尷尬戲謔;7月《長相思第一季》,本想以「女強模式」迎合觀眾,卻被吐槽「三個男主沒一個良配」,熱播的同時卻引發了更多價值觀的批評之聲;8月《七時吉祥》熱度一路下跌,撲得無聲無息,罵的人少,看的人估計主要是各家粉絲了。9月《西出玉門》熱度不錯,但也被批選角不當節奏拖沓,「拍得毫無懸疑劇該有的質感」。作為晉江曾經的小作者,我真是一聲嘆息……豆瓣評分除了《長相思第一季》7.7分領跑,《護心》7.2分穩住底盤外,其餘幾部都在4-6分之間,《玉骨遙》《七時吉祥》則是暫未評分的狀態。
去年可不是這樣的。2022年的《蒼蘭訣》《星漢燦爛》《卿卿日常》著實讓晉江IP又火了一把。那個夏天,誰沒有為「東方青蒼」「小蘭花」的愛情落淚?對男友力MAX的「凌不疑」瘋狂心動呢?
此前微博熱議的#晉江文學17年分水嶺#話題中,無數書粉懷念那個有大神Priest、巫哲、木蘇里等作者的時代,他們的知識儲備、視野、筆力,和現在火的這撥人也是天壤之別。很多時候我們看到不如人意的IP改編,第一反應罵編劇、罵導演。但是,原著的質量,決定IP影視化改編的下限。 拿晉江最火的現代言情分類舉例吧,《偷偷藏不住》和《白日夢我》這兩部晉江頂級IP改編劇,先後在優酷、芒果TV暑期檔上映,反響一般,熱度未能突破5000,不及它們在晉江的「咖位」。而去年的《暗格里的秘密》,耳東兔子的原著比這兩部本身就更紮實、細膩得多。 而回顧這些年,晉江IP改編是如何逐漸失去它「晉江出品,必屬精品」這塊招牌的含金量的?2008年1月,晉江在眾多網文平台已開啟付費閱讀之後,緩慢地開啟VIP收費閱讀制度,加入全新商業化浪潮。最初,晉江,仍為作者們保留了製造精品的創作空間,也誕生了眾多知名IP,像是《知否知否》《花千骨》《步步驚心》。
隨著網文IP版權售賣的價格水漲船高,從一開始的十幾萬,到現在影視版權「非百萬不賣」,暴利作用下,晉江文學城形成了巨大的虹吸力,吸納了從在校生到寶媽等多元化、多年齡層的寫手。截至寫稿時統計(2023年9月),晉江文學城一共有各門類作品503.9萬本,而其中能入v(賺訂閱費)的卻只有不到十萬本!這裡面還包括大量撲街小透明的作品。
【晉江歷年年新增作品總數變化】晉江的作品被嘲越來越「工業化流水線」不是沒有原因的。雖然要簽約成為一名晉江寫手並不容易,但網路上已經產生了一條「帶簽約」的生產線,幫改大綱、幫寫前三章等等業務如火如荼,甚至有專門的工作室負責批量生產作品——融梗、抄襲賺得盆滿缽滿。更離譜的是,有的作者IP一年到頭能從不間斷地發表作品。個別十分勤奮的作者除外,絕大部分作者,誰能在這麼大的強度下,保證作品質量?本身網文就一直處於文學鄙視鏈的低端,批量化生產的網文,只能說是文學海洋里的白色垃圾。
【圖:淘寶上帶簽約寫文的工作室】晉江文學城的商業化策略失當,猶如潘多拉的魔盒,導致逐漸失去了自己最初的精品優勢。2、晉江「養老院」的戲稱,背後是畸形的榜單機制一方面,晉江文同質化嚴重,一年不如一年;不合理的榜單機制,則是另一個「幕後黑手」,讓頭部作者躺贏吃老本失去質量保證,讓腰部作者被「金榜要素」捆綁失去創作自由。不同於番茄、塔讀、長佩等其他網文網站,它的榜單機制也依賴於讀者對於某個作者的高度粘性。晉江榜單的核心是「收藏數」,哪本書收藏數高哪本書能上榜,一路更新都能輪到好榜,好榜意味著更大的流量池,最後榮登金榜,名利雙收。晉江最初的氛圍如同烏托邦般美好,作者佛系寫書,讀者真心擁戴,形成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惺惺相惜的創作氛圍,也擁有了作者和讀者之間的高度粘性。
對於晉江作者而言,某一部作品的收藏過萬,可能還不如她自身的「作者收藏」過萬,要來得那麼歡天喜地,因為後者意味著讀者對她的極大粘性。只要她一開新書,在舊文的評論區喊一嗓子,新書哪怕內容簡介一個字都不寫,也能有成百上千的收藏,於是新書接著躺贏。有的頭部作者甚至只掛了一個書名,就已經賣出了版權(前提過往作品確實改編IP很成功)。
相比之下,其他網文網站的讀者對作者的粘度並沒那麼誇張,作者開新書需要重新加入競爭,沒有什麼躺贏,這也正是為什麼大家戲稱晉江是「養老院」的原因。頭部作者就這樣被一次次推上了神壇,而腰部作者要保持自己的讀者粘度就只能寫「金榜文」,放飛自我的自由創作很可能立刻被讀者拋棄、回踩、惡評。所謂金榜文,是最能折射當下讀者愛好的網文類型。
3、「霸道總裁」的背後,是「被綁架」的創作者根據張夢笛2020年發表論文《晉江文學城用戶畫像研究》顯示,晉江用戶年齡主要集中在18-29歲,17歲以下用戶佔比次之。十幾年前愛看《花火》《愛格》的同樣是青少年,只不過雜誌書刊是單向媒介,書粉影響不了作者的創作自由和質量。
2022年中國網路文學用戶規模達到了4.92億,但晉江今天的讀者市場整體下沉,被手機遊戲和短視頻分割剩下的人群,也更追求狗血刺激、淺顯閱讀。他們會一言不合在評論區對作者指手畫腳:「快點讓他們談戀愛!!!」「我要看吻戲!!」當作者開始迎合讀者,就有了2016年唧唧的貓《她的小梨渦》這樣的甜寵文,2020年前後的《偷偷藏不住》《白日夢我》等出圈的「低幼」文,以至於今天的晉江成為高冷霸總、酷哥拽哥、寡慾佛子、天之驕子的天下。
更別說讀者訴求倒逼作者每本書都要寫「避雷帖」——男女主人公必須雙潔(之前沒有對象)雙處等等奇葩要求,扼殺了網文人設多樣性,主題深度也大大受限。而這批讀者「有小節而無大義」,天大地大大不過男女主談戀愛,天地萬物人倫道德全部虛無縹緲,只有男主才是唯一的信仰。腦子裡的封建殘渣連古代人也望塵莫及,虐女主可以,虐男主就嗷嗷亂叫,男女主結婚生子一定要生男孩,實打實的「愛男寶寶」。
【來源:影視劇《長月燼明》】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本身具備的專業性,被這種過度依賴、跪舔受眾的評選機制,悄然消解了。廚房就在餐桌旁。等飯的客人迫不及待對廚師指手畫腳起來,說他非要吃青椒炒螞蚱,你能不給他做嗎?但,這能炒出一桌好菜嗎?晉江IP誕生於這樣光怪陸離的土壤之中,像一襲華美的袍子,生產——銷售——傳播,每一個節點上都難以避免地被工業化的「虱子」爬滿。工業化意味著精確穩定、模式、批量化,對其他需要統一標準的事物而言,是好事。而文學,恰恰是最不能被「機械地」工業化生產的存在,它需要一些個性、獨創、靈氣。紛紛攘攘的讚美和擁蠆迷離了頭部作者的眼,騎虎難下的困局讓腰部作者倉惶不安,烽煙四起的盜文讓底部作者難以為繼。晉江文學城,這座網文帝國,要拿什麼來保護網文創作的底線呢?
【晉江2023年7、8兩月影視改編簽約IP列表】實際上,新書同質化嚴重難出精品,晉江一直在「啃老」——吃老作者、老IP的老本。近兩年一些口碑較好的熱播劇,有些算起年頭來幾乎是「太奶奶」級別的古早IP——《蒼蘭訣》原著《魔尊》是九鷺非香2014年的作品;《司藤》《西出玉門》分別是尾魚2014、2016年的作品。稍近一點的《天才基本法》是長洱2017年作品,《星漢燦爛》是關心則亂2018年作品,《長相思》是桐華2019年作品,她2022年和晉江合約到期後也帶走了版權,嚴格說起來還不能算晉江IP。這些年的晉江平台內部,女強、耽改、甜寵種種風向輪番吹過,其實晉江並不是沒有聞到市場「現實主義」的風向。近幾年推出了各種「現實向」主題徵文,但平台的調性已經被讀者和榜單機制「換了人間」,不是喊一嗓門就有人揭竿而起的。 要說「現實向」,現在的晉江,又怎麼寫得過「小資」又「文藝」的豆瓣閱讀呢?在各大台網降本增效的今天,劇作質量口碑將是IP採買、開發的重要考量。如果不能繼續守住網文質量的話,晉江曾經的「IP富礦」何去何從?二、影視改編的困境:破圈不易,滑鐵盧卻很容易……IP改編成影視劇有一個先天難題——破圈。原本是平台內部讀者圈地自萌的書,翻拍如何匹配更廣泛受眾的興趣點?怎樣改才不會成為觀眾的《我的人間怒火》?其一是下限,保三觀和人設。三觀不正甚至崩裂,是晉江IP改編影視劇滑鐵盧最常見的原因,也是最致命的一個。
畫面剪輯、攝影打光、顏值演技、服化道等問題,其實很難在讀者討論中進一步發酵而被黑出圈,屬於「有待改進」的範圍,沒有那麼十惡不赦。而一旦觸動腦子裡那根道德倫理的弦,連粉絲想下場洗白都擱不進腿。原著三觀問題雖然容易識別,卻因關係到感情線的脈絡,很難在改編時動刀,屬於「病在膏肓」。有一些是「萬世不改」的、普世恆定的價值標準——基本社會道德倫理。晉江文學城有些曾經或現在的頭部作者,其作品觸及基本的社會道德問題。例如已封號的黃三作品《酸梅》涉嫌抄襲融梗日影《溺水小刀》,她的《痛仰》里寫被霸凌者愛上霸凌者,變相美化校園欺凌。還有一些是「時過境遷」的,跟隨社會變化而被更加重視或不重視的——當下社會價值標準。 如《長月燼明》中陳都靈飾演的反派天歡、葉冰裳,放在前幾年作為惡毒女配會被口水戰淹沒;《我的人間煙火》女主對養父母絲毫不知感恩,自我馴化與墮落,在2017年前豆瓣書評中有網友還覺得這是一場跨越階層的勇敢追愛。
價值標準的抬升和重心轉移,有時讓曾經那些好評如潮的劇也被「架上公堂」。《步步驚心》裡頭若曦和八爺純屬小姨子和姐夫不該有的故事,《情深深雨蒙蒙》何書桓被全網錘「渣男」,《千山暮雪》男主居然囚禁女主,這是撥110的程度!弔詭的是,「當下社會價值標準」是無從預判的,從「內卷文化」到「躺平文化」,從「霸總愛我」到「姐姐獨美」,前後也不到十年。而IP改編從採買到播出整個製作周期長達數年,對受眾價值觀和審美取向的感知往往滯後,刻舟求劍,但輕舟已過千萬里。人設方面,這幾年女性主義的思潮興盛,觀眾和劇評動輒就開始打拳,「這部劇厭女」「矮化女性」「嬌妻文學」的評論到處都有,連不算太古早時期創作的《長相思》也難逃被觀眾審判的命運,哪怕桐華當時應該是想寫一出所謂的「大女主戲」呢?
晉江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向原創文學網站,本質上卻禁不起女性主義者的細看。bg作品中卻一般是以男主人公作為刻畫重點的,所謂「男主寫好了,你的文就成功一半了」。書粉們也為這些紙片人瘋狂——江忍、桑延、段嘉許、周京澤.....相比之下女性角色魅力值大打折扣,女主清純小白花,女配全然惡毒工具人,女性角色之間關係緊張。
一旦改編,原著上的這些瑕疵就會被放大,批量上映「懸浮的女主」,女主行為邏輯難以自洽,更無法符合觀眾對女性角色主動性的期待。今年暑期檔劇王《長相思第一季》女主小夭一角,和另一部劇《步步驚心》的女主若曦,都是出於桐華之手,並且異曲同工地存在「虐女」、「女主自我犧牲」的問題,讓宣傳時的「女強模式」化為泡影。少了更細膩的女性的成長細節刻畫,讓女性角色在幾個男性角色的情情愛愛之中周旋,這也是晉江大多數bg文原著存在的bug,在改編時需要補足更多刻畫。其二,至於IP改編的上限,一個片語可以概括——內核的格局。女頻IP本來就容易囿於個人小我的情愛,無論幾生幾世虐戀甜寵都是孫猴子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情愛的價值,可以小如一束星火,可以看清自己的本真和心中所求。也可以燃成炬火,與天地眾生共情,為蒼生和正道而不斷求索。我們今天仍然不忘《仙劍奇俠傳》《甄嬛傳》這些IP改編劇的原因,不是正因為這樣嗎?
近期,騰訊V視界大會發布的「2024電視劇片單」中,多部明年待播的劇集依然改編自晉江小說:《愛情有煙火》《陷入我們的熱戀》《竹馬天降都是你》《戀戀紅塵》《永夜星河》《柳舟記》《錦繡安寧》《榜下貴婿》《永安夢》。
這些劇大多也選了當紅流量如虞書欣、王楚然、丁禹兮、王鶴棣、任敏、張晚意來主演,還是走以往的「IP+流量」的開發模式,但現在這種模式已經說不準是「人抬劇」,還是「劇埋人」了。優質的影視作品,需要原著、主創團隊的相互成就,後續作用力也是巨大的。虞書欣、王鶴棣、魏大勛的走紅升咖,羅雲熙、楊洋、王楚然的翻車,下一個潑天富貴,或是潑天油膩,花落誰家?



【圖源:影視劇《蒼蘭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