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黃 海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20日 第 20 版)
![]() |
江南的原野是水的世界,遍地湖塘,處處溝港。菱角這種草本水生植物便在這淺水裡、池沼中順水而生,逐水而長。
細雨紛紛的清明過後,菱苗欣欣然浮出水面,那淡綠的四方葉子,一片片、一輪輪,環繞著菱蕊。幾場風雨過後,菱苗快速生長,織成翠毯,將湖塘溝港的整個水面蓋得滿滿的,擠擠挨挨不留一絲縫兒。
夏天來臨後,菱角開花了。朵朵淡白色的小花,開在淺淺的水中,形態萬千,風姿各異。有的打個盹,有的伸個腰,有的斜露半個頭、神色怯怯。清晨的湖面,浮著一層薄薄的霧氣。微風吹來,點點白花在水上輕輕搖曳,好像白色的輕紗。
9月是菱角最成熟的季節。只要你到湖區岸邊走一走,隨處可見的是忙碌的采菱人。鄉村裡家家戶戶的姑娘小嫂們,都頭戴圍巾,穿紅著綠,趁著早晨的清涼,趁著露水未乾去采菱。她們撥開那些綠色的菱葉,就看見一顆顆青綠色或紫紅色的菱角,像一個個小元寶似的呈現在眼前了。這時,她們用靈巧的雙手在藤蔓間上下翻飛,一顆顆菱角便很快跳進菱船里堆了起來。
她們把菱角採回家後,放進大盆里,然後往盆里倒水。這時,大多數菱角都沉在水底,但有一些就浮在水面上。這樣做既可以清洗菱角,又可以區分菱角的成熟程度。浮在水面上的是嫩菱角,殼皮鬆脆,容易剝開,適合生食。剝開後,白色的菱肉鮮嫩欲滴,非常可愛。咬上一口放在嘴裡細細品味,一股甜香就從嘴角飄出來。沉在水底的自然是老菱,外殼堅硬,更適合煮著吃。放在鍋里煮上一段時間,菱角就熟了。煮熟的菱角聞起來有一股清香的味道,用牙齒咬開堅硬的黑色外殼,白中透黃的果仁會讓你口舌生津。擠出果仁吃上一口,便有清透甘潤、香醇細膩、唇齒留香的感覺。無論生的或熟的菱角,吃過之後,若細細品味,則不難發現,生長在水裡的菱角,那絲絲甘甜中無不浸潤著水的靈氣和清香。
9月也是菱角集中上市的季節,每天一大早,大筐小簍的菱角就在市場上一溜擺開了。賣家的菱角有嫩生生的生菱,也有剛剛煮熟還冒著熱氣的熟菱。縷縷清香撲鼻而來,瀰漫了整個集市,誰又經受得住這菱香的誘惑呢?
美味的菱角讓人們對種菱采菱充滿了嚮往。幼時求學時讀到古詩詞里有很多描寫采菱和菱香的佳作。「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采菱的動人情景令人神往。船擺、水盪、采菱女子清脆的歌聲飄悠,這是多美的畫面,多好的詩情!
然而,對於水邊長大的孩子來說,我兒時的生活並沒有采菱詩中描摹的那樣美好。因為,那時候每家溝塘里的菱角都要一物多用:葉蔓要剁碎煮熟了餵豬;莖稈拔掉根須炒熟後是大人餐桌上的菜肴;而果實則要由母親裝在竹籃篾簍里,拎去集市上換回家用的油鹽紙筆。現在回想起來雖然有些心酸,卻要感恩菱角幫我們家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時光,因此,我對菱角始終懷有一份美好的感情。
菱角,棲身於湖塘溝港,葉片兒緊貼水面。水漲,它平展舒放,隨之而高;水落,它縮莖卷葉,隨之而降,只通過一根長長的莖,始終把根系扎在泥土裡。菱角總是低調地把果實藏在不容易被人發現的地方。到了深秋,菱角老熟了,要是主人忘了收割,它便默默地脫離莖葉,沉入水底,沒入泥土之中,來年再化作一汪新綠。
製圖:汪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