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以給自己創造童話,可以給自己創造神話,而我的目標是要把科幻變成科技,把科幻變成現實。雖然在實現的過程很痛苦——這是對無能的憤怒,但夢想就是用來緩解痛苦的,每當抬頭遙望星辰大海,就會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虛實科技創始人、CEO張金玉
長生不老,一直以來是在世界神話故事、傳說中被屢屢提及的概念。在中國神話中,這是神仙專屬名詞。
而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卻也難以做到長生。不過,在張金玉看來,在數字化世界中或許可以實現「永生」。
曾在聯想、IBM、SAP等國際性集團擔任營銷高管的張金玉,不僅造就了她對於用戶、市場的了解,更造就了她對科技的執著熱愛。因此她對技術演進方向、未來社會形態等有著深刻的洞察。
正是憑藉多年來對IT發展的理解,使她堅信萬物互聯時代,虛擬生命系統、數字化世界的重要性。這也造就了從她創辦虛實科技那一刻起,就將鏈接虛擬與現實、探索未知世界的初心與目標鐫刻在了自己心底。
而她探索世界的夢想,在小時候就有了萌芽。「小時候特別喜歡科幻,天天站在院子里看星星,我非常希望能夠實現小時候飛向星辰大海的夢想,去探索這個宇宙的未知領域。」
不過,擺在她眼前的現實是,目前以人類生物體很難實現這個目標。因此,她認為,必須通過數字化的載體實現。張金玉指出,讓人進入數字世界,這也是虛實科技的目標。
如果你在新浪VR與張金玉的訪談現場,你一定會被她那種滿腹經綸、藝術氣息所感染,與其說是一位元宇宙深耕者,倒不如說她是一位夢想家,只不過她在將曾經夢想去實現的路上。
她在創辦虛實科技的自我假設前提條件中坦言,「一是長生不老,二是財務自由。」與此同時,在訪談中,她多次提及「長生」概念。而在虛實科技自主研發的AR Avatar虛擬生命系統的理念便是「分身有術,萬物有靈,長生有望」。
對於未來,張金玉與虛實科技一直在為實現夢想而努力。那麼,張金玉的數字世界中的「長生不老」又是如何實現的?

「長生不老」的初衷
資深的IT經驗造就了張金玉的對於下一代互聯網以及未來的深思。她將創辦虛實科技(全稱「北京虛實科技有限公司」)的初衷歸於內部和外部原因。
對於外部原因,她表示,在創業之前便一直在IT大廠工作,最初是聯想,後期是IBM、SAP等知名企業。她更是一個技術偏執狂,從前端到伺服器,再到平台級軟體。
但在從業過程中,張金玉發現,一些所謂IT企業服務的都是傳統的工業時代企業,完全不適應移動互聯網時代快速變革架構;與此同時,國家出台相關軟硬體國產化政策,趁此機會機會她也就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而對於內部原因,是她在創業之初的兩個假設,一是長生不老,二是財務自由。在此前提之下,創業就應該是追尋自己的夢想。張金玉說,「小時候特別喜歡科幻,天天站在院子里看星星,我非常希望能夠實現小時候飛向星辰大海的夢想,去探索這個世界、宇宙的未知領域。如果有機會的話,要與這個世界的創造者工程師談談是如創造這麼美好的宇宙。」
「要實現這個夢想,用人類生物的身體是沒辦法實現,所以必須通過數字化的形式實現。」她表示,讓人進入數字世界裡,這也是虛實科技的目標。
「虛實科技起到的不僅僅是連接虛擬和現實、增強現實等相關內容,更重要的是現實世界的人進到虛擬世界完全數字化的存在,還能下載到現實世界、能夠去探索當前我們所在的時空。」這也是張金玉建立虛實科技的目標。
基於連接虛實世界,實現人進入虛擬世界完全數字化,目前虛實科技從產品業務形態上主要分成三類。第一類是AR Avatar虛擬生命系統(以下簡稱「虛擬生命系統」)。
她介紹到,這是公司2017年底開始研發,2019年發布的系統,目的是讓萬事萬物的數字化身Avatar能夠在數字時空保持屬於自己的意識和創造力,還能夠和其他數字體進行知識共享、交互,形成一個數字化生存新形態。
據了解,公司通過把AR作為AI的展現手段和交互界面,讓Avatar作為AI的承載體,進而構建了整個可以直接面對面交流的Avatar。其在當時屬於全球全球首創。
張金玉強調,不管虛擬生命系統是否盈利,都要持續打造,這是一直在做的。與此同時,虛實科技在此基礎上了構建了一個SaaS平台,SaaS平台可以面向所有to B用戶服務。
因此,這是公司第二類業務形態,SaaS平台來支撐了相關前端和外部端的應用,也就是在面向B端的應用。
第三類形態面向C端應用。虛實科技最早是在2018年面向大眾做的AR導遊APP。當時公司跟京津冀旅遊年卡合作上線200多個景區。經過此後的發展,如今虛實科技已拓展到通過B端面向的C端的應用,以及直接面向C端的應用。
關於B2C,她舉例說到,一個律師事務將律師的知識拿進去訓練之後,創造了律師助理,以給內部所用人使用,也可以外部大眾提供法律諮詢服務。
而在直接面向C端方面,虛實科技正在探索在文旅方面的應用。她表示,公司正在與一家太空艙生產廠家進行合作,在景區打造一個真正的文旅元宇宙線下落地入口等。

文旅元宇宙的五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歷2016年XR等行業發展高潮後,此後幾年間便陷入行業寒冬期,一蹶不振。而此時的虛實科技成立才不到三年時間。
在行業幾年低谷期中,不少初創企業經受不住行業漫長寒冬的侵襲,被不斷洗刷掉。不過,也有衝出寒冬期、修鍊好的內功的企業,虛實科技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對於穿越這個周期,張金玉仍記憶猶新,她表示那個時候虛實科技堅定苦修內功,做技術攻關、驗證,為此後發展奠定了良好了基礎。「藏得下星辰大海,挨得過萬丈孤獨,更要看得透喧囂煩亂」。這是團隊一直秉承的理念。
與此同時張金玉表示,此外還有兩個方法,一方面是保持小體量團隊。小團隊有兩大好處,一是好管理,沒有內耗,扁平化管理;二是團隊成員學習能力強;另一方面就是要保持初心,保持著去探索世界的初心。
在談及虛實科技深耕的文旅元宇宙時,張金玉表示,文旅元宇宙一定要區別於其他元宇宙。在她看來,文旅元宇宙一定是一個超越日常物理世界體驗的超驗數字化時空。
她認為,文旅元宇宙要包含超越時間、超越空間、具身體驗、化身體驗、生成工具五大要素。對於這五大要素,張金玉解釋說,第一是要超越時間,比如超越時間後可以參與很多歷史事件。
第二是超越空間。她表示,其實人類只是當前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二維生物,人類到過最遠的距離是38萬公里的月球。她舉例說,如果說人類是擎天柱、威震天,或許看待宇宙的觀點都不一樣。因此要打破空間的限制,提供超越空間的體驗。
第三是具身體驗。張金玉舉例講到,人類有視覺,但紅外線和紫外線都看不到;人類能聽到的聲音,但超聲波和次聲波都聽不到,為什麼地震的時候動物能感知到,但人類卻不行,因為人類生物體被限制了。如果我們具身能夠通過腦機介面或其他形式去得到更豐富的體驗,人類一定可以更開闊。
第四是化身體驗。「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她表示,「我特別希望能夠像一隻三體裡面描繪的水滴,以一個特別流線型的形式在宇宙中旅行探索。」
第五則是滿足上述要素所需的生產工具。這5個要素能夠讓文旅從原來的純消費變成是創造力的工具、創意的提供平台。
「我認為,文旅元宇宙將在未來輕鬆超驗的環境下,激發每個人無窮創造力,成為整個元宇宙數字文明的發動機。」張金玉如是說。

分身有術,萬物有靈,長生有望
據了解,在數字人領域,虛實科技主要做的是3D交互型虛擬生命,可以利用真人驅動或者AI驅動,形成AI數字員工實現降本增效。
在數字人理念上,她用在AR Avatar虛擬生命系統發布時提出的三個理念,分身有術,萬物有靈,長生有望。與此同時,這也是虛實科技的目標和初心。
其中,分身有術是指,從效率上,虛實科技希望每家企業都有數字員工,數字人分身可以去做各種各樣的事情。
萬物有靈是指,所有事物,不同物種都應進入到數字世界裡,不應該只有人類。在她看來,一方面是尊重其他的物種,大家一起數字化,另一方面其他物種能夠讓我們在生活中交互。簡言之,在元宇宙中,所有物體都可以與人進行擬人化的智能交互,因此它也屬於虛擬生命的一種。
長生有望是指,張金玉表示,未來,當我們積累了足夠多的大數據之後,每個人都可以以數字永生體的形式在虛擬世界中持續存在,實現人類的數字永生。
對於虛實科技未來規劃,張金玉透露,未來公司要分成短期、中期、長期三步走。短期即是公司發布的AvatarGPT,這是公司對外的面向B端的落地應用,讓企業更好去訓練自己的私有知識。她表示,每個企業不光有原來的比較固定回復形式的知識圖譜,更要能夠生成像人一樣的自然語言交互。
中期目標則是,希望所有萬事萬物都能有自己的知識,構建屬於自己的生命資料庫。形成面向不同用戶、不同性格和風格的交流,真正有了屬於自己個體主體的存在感屬性。
長期目標則是,希望未來某一天(真正的數字文明)實現的時候,虛實科技作為其中一份子,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訪談最後她表示,「你可以給自己創造童話,也可以給自己創造神話,而我的目標是要把科幻變成科技,把科幻變成現實。雖然在實現的過程很痛苦,但夢想就是用來緩解痛苦的,每當抬頭遙望星辰大海,就會覺得這一切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