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擅長刻畫兒女私情,他的那一部《神鵰俠侶》更是將愛恨糾葛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書中,金庸巧妙地以一個「情」字,講述了楊過、小龍女之間跌宕起伏的江湖故事。
在神鵰的末尾,金庸筆鋒一轉,開始花費大量的筆墨描寫群雄保衛襄陽城的故事。正是將武俠、愛情、家國大義融合在一起,這一部《神鵰俠侶》更是精彩絕倫,讓無數讀者讀得津津有味。
不過,相對於男女主角楊過和小龍女,身為配角的郭芙同樣給讀者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然而該如何解讀郭芙成婚多年仍未生育這一謎團?
一、配角郭芙
在神鵰的開篇,郭芙就以一個人嬌媚動人的少女形象閃亮登場。她穿得珠光寶氣,加之她那精美的五官、白膩的肌膚,讓武氏兄弟初見之下不由得自慚形穢。
到了郭芙16歲的那一年,她越發亭亭玉立、肌膚勝雪,就連狂傲不羈的楊過被郭芙凝視了一會,登時就漲紅了臉。
郭家和楊家本就有婚約,楊過和郭芙也是年紀相仿,二人只是差了4歲而已。加之楊過丰神俊朗,郭芙秀美漂亮,這一對俊男美女無疑是天作之合。可造化弄人的是,楊過自小流落街頭,自傲又自卑,郭芙則被黃蓉捧在手心,溺愛之下養成了一副驕橫跋扈的性格。

因此楊過總是和郭芙針鋒相對,隨著楊過離開桃花島前往全真教拜師學藝,他和郭芙越走越遠,最終形同陌路。
在楊過20歲的那一年,他帶著小龍女在王重陽的畫像前結為夫妻。另一邊,魅力非凡的郭芙則將武氏兄弟迷得神魂顛倒,不過她最後沒有選擇武修文也沒有選擇武敦儒,而是嫁給了別人。
原來,當36歲的楊過時隔多年再次走進襄陽城的時候,他赫然發現郭芙已經成了耶律齊的妻子。不過讓讀者們頗感蹊蹺的是,武氏兄弟分別與耶律燕、完顏萍成婚,他們都生兒育女。反觀郭芙,她和耶律齊結為夫妻多年,為何膝下沒有一兒半女?
二、多年未生育
我們知道,金庸的《神鵰俠侶》以真實的南宋作為藍圖。在古代幾乎都是早婚早育,尤其是郭靖和黃蓉,他們二人也極其看重後代的繁衍。好比黃蓉在懷上郭襄和郭破虜的時候,她就表示一定要給郭家留後。
書中是這麼寫的,郭靖道:「好啊,但盼這女孩兒將來別像她姐姐那麼淘氣,年紀這麼大了,還讓父母操心。」黃蓉微微一笑,道:「倘若操心得了,那也罷了,就只……」嘆了口氣,道:「我好生盼望是個男孩兒,好讓郭門有後。」
而郭芙是黃蓉的掌上明珠,耶律齊又是人中龍鳳,加之襄陽城戰火紛飛,在這個人才奇缺的亂世,郭靖黃蓉勢必會催促郭芙儘快生兒育女。奇怪的是,直到全篇《神鵰俠侶》落下帷幕,讀者們都不見郭芙生兒育女。
金庸寫作一向注重邏輯性,他的劇情也相當嚴謹,經得住反覆推敲。既然武氏兄弟都有了後代,甚至在倚天時代還能看到他們的後人的武烈、武青嬰,為何卻唯獨郭芙斷了香火?
其實,金庸早就借著32歲的郭芙吐露了心聲。
三、32歲的郭芙吐露心聲
在襄陽城的時候,16歲的郭襄曾和郭芙有過一段對話。在提及耶律齊的時候,郭芙是這麼說的:「嘿!你怎能拿旁人跟你姊夫相比?他是當今豪傑,識見處處高人一等,自不會約束我。他這等文才武略,小一輩中,又有誰及得上他?你將來的丈夫能有他一半好,爹爹媽媽便已心滿意足了。」
可別以為這就是郭芙的心聲,我們知道郭芙有些虛榮心,她誇獎耶律齊的話勢必有些虛妄誇張。好比郭芙說的「小一輩中,又有誰及得上他」就是夸夸其談,只因楊過無論是相貌武功、聰明才智都勝過了耶律齊。

的確,郭芙心高氣傲,不會輕易向他人吐露心事,她的內心世界只有她自己方能知曉。好比耶律齊被蒙古士兵包圍的時候,楊過不顧危險挺身而出,望著楊過浴血奮戰的背影,郭芙竟浮想聯翩了起來。
原文寫道,郭芙心道:「我難道討厭他么?武氏兄弟一直拚命的想討我歡喜,可是他卻從來不理我。只要他稍為順著我一點兒,我便為他死了,也所甘願。我為什麼老是這般沒來由的恨他?只因為我暗暗想著他,念著他,但他竟沒半點將我放在心上?他沖入敵陣去救齊哥時,我到底是更為誰擔心多一些啊?我實在說不上來。」
唯有翻閱原著讀到這一段劇情,身為讀者的我們才能窺見郭芙真實的內心世界。原來她並不是討厭楊過,而是極其關注他,甚至當楊過沖入敵軍營救耶律齊的時候,郭芙竟不知道為誰擔心多一些。
也就是說,楊過在郭芙心目中的地位竟能與她的夫君比肩媲美,可見郭芙在桃花島的時候,就已經深深愛上了楊過,只不過楊過太過於狂傲,從不順著郭芙,郭芙因愛而恨了這麼多年,但在郭芙的內心深處,依舊對楊過時刻眷念關注。

這樣一來,就能解釋郭芙為何沒有替耶律齊留下香火,真正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郭芙過於貪玩,也不是郭芙不想被兒女所累,而是郭芙自始至終都沒有忘記楊過。可嘆耶律齊做了十幾年的「大冤種」,著實讓人唏噓不已。
話說回來,別以為耶律齊所經歷的只是小說里的荒誕之事,看看現實生活,周圍有多少「耶律齊」,又有多少已為人妻、但仍無法自拔的「郭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