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民間高喊「前驅奧迪不豪華」,在更多人看來,奧迪的豪華屬性外衣,正在一步步褪去。
2019年年底,孫惠斌出任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執行副總經理,全面負責奧迪品牌的營銷工作。作為大型豪華品牌的核心負責人,孫惠斌的決策可以直接、間接的影響一汽奧迪的發展。
2019年,奧迪完成了69萬台新車銷量,其中接近6萬台為進口車,國產車型銷量佔比巨大,同年,寶馬品牌完成了72萬台新車銷量,賓士的70萬銷量緊貼寶馬。

BBA以非常融洽的方式,在中國市場樹立頭部形象。
過去四年,奧迪是有過短暫輝煌的,在缺芯最嚴重的2021年,奧迪既穩住了終端價格,又保證了銷量的增幅,完成了70萬年銷量。
但很快,產能全面釋放,進入到正面博弈階段之後,奧迪的品牌、營銷、渠道、技術表現出來的競爭力,和寶馬、賓士拉開了差距。

01 產品
嚴格意義上來說,孫惠斌的四年,是不幸運的四年。
2019年之後,奧迪進入品牌疲軟期,多款車型已經改款完畢,孫惠斌在任的接近四年時間,其實主力車型沒有進行大的換代,周期性小改款並不能點燃用戶的消費熱情。
其中,奧迪A4L、奧迪A6L、奧迪Q5L三款車型是支柱產品,但外觀、內飾、配置、動力改動並不大,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奧迪黃金四年期的增長。
期間,奧迪針對奧迪A3進行了大幅度升級,但很遺憾的是作為入門車型,本身奧迪A3銷量基礎不夠大,未能在真正意義上提振銷量。

在過去幾年,中國市場的電動化風起雲湧,奧迪規劃的e-tron矩陣表現並不好,進口的e-tron、國產的Q2L e-tron、Q4 e-tron因為產品力、市場認知、渠道重視程度不夠,未能燃起電動化的奔跑速度。
奧迪造就的時代輝煌,不難分析都是用強大的產品來推動市場消費需求。
但孫惠斌的四年,本質上產品沒有大的改動,尤其是在2021年之後,中國的電動化發展進入井噴期。

相比於奧迪產品迭代速度的緩慢,另一邊的賓士、寶馬迭代速度非常快。
寶馬方面,已經將3系、X1、X3三台主力車型進行大的換代,內飾、外觀進行重新調整,點燃了年輕用戶群體的消費熱情,賓士方面,對C級、GLC進行了全面升級,同時也推出了全新的GLB,保證了新產品的推進速度。
BBA的市場爭奪從來都比較激烈,此消彼長,你追我趕,塑造出來的全新市場中,奧迪的確掉隊明顯。

02 銷量
上半年,一汽奧迪實現了31.7萬的銷量,同比微增0.03%,按照今年的數據推導,整體銷量相較於2022年大概率微增。
但背後的經銷商生存環境惡化。
主力車型奧迪A6L的終端降幅已經超過10萬,35萬左右可以拿下一台45TFSI版本的高功率車型,奧迪Q5L的入門車型價格已經跌破30萬。
奧迪A4L的入門版車型,價格已經落到23萬左右。

經銷商巨大的讓步換來了奧迪整體銷量的上漲,但這會帶來兩個必然的問題,一個是奧迪單車均價的大幅度下滑,降低奧迪品牌在華利潤,降低品牌價值以及未來發展空間,為未來的增量帶來潛在壓力,另一方面,經銷商生存環境惡化,激化終端矛盾。
相比於奧迪如此猛烈的以價換量運營方式,寶馬和賓士的表現相對保守、穩健。
從整體銷量來看,奧迪的核心三款車型A6L、A4L、Q5L三款車型是典型的支柱產品,月銷量都在萬台以上,但這三台車背後的降價幅度也是同級別最高。
這意味著奧迪嚴重透支了未來的品牌價值,換取當下的發展空間。

從2022年年初開始,奧迪的競爭力疲軟,企業和經銷商達成一致,開啟降價策略,對於孫惠斌來說,降價的確能夠阻止銷量的下滑,但也會直接中傷品牌價值。
其中利益受損最嚴重的就是老車主,不斷降價不僅僅讓奧迪陷入了「非豪華」的輿論漩渦,同時保值率也直線下滑。

03 趨勢
乘聯會的核心數據顯示,電動化的滲透率接近36%,8月份狹義乘用車銷量223萬,NEV產品批發量79.8萬,35.8%的電動化滲透率已經超出預期。
這也意味著,e-tron系列失敗的一汽奧迪,直接損失了35%的生存空間。
豪華賽道其實非常擁擠,同步效應愈演愈烈,強勢的產品必然會形成虹吸效應,在剩下的65%燃油車板塊中,各大品牌將會窮極全力來轉化用戶群體。
目前來看,的確奧迪在燃油車市場中保住了品牌價值不下行,但無法建立防守體系。

因為在BBA的體系中,奧迪的毛利率一直都是最低,2021年的數據顯示,寶馬毛利率為17.6%。賓士為12.7%。奧迪則只有10.7%。
在2023年奧迪讓出最大降價幅度之後,奧迪的毛利率早已無法和寶馬、賓士抗衡。也就是說,在未來真正的價格戰面前,奧迪是很難去防守寶馬、賓士的衝擊。
奧迪的多款車型,其實已經進入到錯位競爭階段。
比如說低配奧迪A4L的價格穩定在23萬左右,目前配置合適的凱迪拉克CT5,裸車價格在21萬左右,說明從終端角度來看,奧迪A4L已經貼近二線豪華品牌。

奧迪A6L相比於CT6、S90也有價格亮點,無論是對於經銷商還是對於品牌來說,都是一種後續修復的壓力。
同時,奧迪的e-tron表現並不出彩。
進口e-tron目前終端降幅同樣超過10萬,Q4 e-tron作為全新上市的車型, 目前低配車型定價大約在22萬左右,從電動化角度分析,奧迪尚未建立起完善、強勢的電動化銷售體系,品牌價值、技術沉澱都未能在中國市場真正意義上和新勢力搏擊。
核心的根本,是奧迪缺少電動化技術儲備, 所以才會建立起和上汽集團的深度合作,通過技術轉化的方式,想要在未來構建起電動化矩陣,補齊產品、技術、意識以及價值短板。

04 無奈
對於孫惠斌來說,奧迪這樣的表現極其無奈。
執行副總經理的確擁有不小的權力,但投射到執行層,短短三年時間其實改變不了什麼現狀,比如說技術標準掌控在奧迪手中,孫惠斌沒有直接話語權。
再比如說銷售渠道方面,奧迪體系勢力內根深蒂固、錯綜複雜,根本不是執行副總用短短三年時間能夠改變的。
其能夠做的事情,只能是在奧迪投放車型之後,針對車型做營銷、策略,制定一系列的銷售目標和銷售任務,保證質量不塌陷、口碑輿論不塌陷。

某種意義上來說,孫惠斌的價值已經凸顯了,但很遺憾的是奧迪作為技術輸入端,和中國市場出現了脫節,產品未能及時改款,再加上電動化產品轉型的集體淪陷。
今天的奧迪其實就是在下調品牌價值挽回市場銷量,但孫惠斌時代已經將奧迪的品牌價值透支過多,對於下一個階段的發展來說,必然會增加巨大的壓力。
奧迪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我想留給下一任執行副總的壓力,要比孫惠斌大不少。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地址:marong@che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