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對燃油車的進攻越來越猛烈了。
一方面體現在銷量數據上,根據乘聯會初步統計,8月份,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9.8萬輛,同比增長32%,環比增長9%;今年以來累計零售442.4萬輛,同比增長36%,而8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190.2萬輛,同比增長2%;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319.9萬輛,同比增長2%。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燃油車的銷量將會異常慘淡
而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新能源車企大佬們的猛烈輸出。之前有,蔚來李斌公開diss燃油車:「除了聞汽油味就只能聽個響」!余承東說:「這個時代再買燃油車,就像智能手機時代買功能機一樣!」此外,傳統汽車集團的老總們的表達比較委婉,沒有太強的攻擊性。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此前表示,「中國汽車產業已經初步具備了停售燃油車的基本條件。」王傳福多次呼籲全面禁售燃油車。
各種信息集合到一起,給到整個市場的感知就是,燃油車註定是要被淘汰的,早淘汰早托生,最好現在就GAME OVER。
未來的汽車發展中,燃油車是否真的就無用武之地,這個結論還不是太好下。單說目前的這幾年,燃油車還是有相當的使用優勢,尤其是使用成本方面和保值方面。
換句話說,這幾年是入手燃油車最佳的時機。
使用成本和使用場景的考量
地球人都知道,買新能源車最大的優勢就是使用成本低。而我們今天說燃油車的使用成本低,肯定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意見。
新能源車用車確實便宜,5毛錢一度的民用電,充起電來那是相當的香。但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需要安裝私人充電樁。
如果使用公共充電樁充電,那使用成本都快趕上燃油車了。2023年進入下半年,全國各地充電樁費用都出現了價格上漲的情況。廣州和深圳等地的充電費用已經由原來中午時段的價格為1.5元/度,漲到了1.8元/度,甚至有部分充電樁已經漲到了2.1元/度;重慶晚上12點之後電價為0.7-0.8元/度,白天最高峰時為1.7元/度。
我們以搭載電池容量為60kWh的特斯拉2022款 改款 後輪驅動版為例,官方數據百公里耗能12.7kWh,按照2元/度的標準,每公里的成本超過0.25元,這已經開始向油車看齊了。
在這裡,再強調一次,安裝私人充電樁的新能源車主除外!
我們再來看一組公開數據。2022年,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的數量達到520萬台,其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達到180萬台,私人充電樁數量為340萬台。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1310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為1045萬輛,減去340萬安裝私人樁的用戶,還有970萬輛新能源汽車,對應180萬台公用充電樁,車樁比5.3:1。
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增加,公共充電樁資源會越來越變得搶手,長期來看,充電價格肯定會繼續上漲,像溫水煮青蛙似的慢慢漲。
在這個過程中,燃油車的油價肯定也會上漲。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說新能源車的百公里耗能成本漲到和燃油車相差在一毛錢,那肯定是燃油車更有優勢,因為它沒有里程焦慮。
更何況燃油車的使用場景更加不受限制,比如在冬天的北方,在邊遠地區,比如長途自駕,這些都是新能源車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的痛點所在。
我們還要再算一筆賬,現在油電同價的是插混車型,而非純電車型。純電車型可比燃油車貴上好幾萬塊。以比亞迪宋EV入門版僅需16.98萬,長安CS75 PLUS入門版價格為11.79萬為例,兩者相差5.19萬。比亞迪宋EV百公里能耗約18度,每度1.5元,百公里成本27元,長安CS75 PLUS百公里油耗9L,92號汽油價格8元/L,百公里成本72元,簡單計算,買比亞迪宋EV車型的車主要跑11.5萬公里才能回本。
保值率是新能源車的硬傷
說到用車成本,我們不能不提到保值率的問題。目前的情況是,燃油車的保值率遠高於新能源汽車。
根據《2023年度上半年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的數據顯示,在細分市場中,中大型SUV以70.93%的三年保值率排名第一,其次是小型車,三年保值率為67.56%,中大型車以67.29%的三年保值率排名第三。
在純電動車型中,榮威科萊威CLEVER以82.85%的一年保值率排名第一,保時捷Taycan以82.52%的保值率排名第二,比亞迪海豚以81.87%的保值率排名第三。極氪001、五菱宏光MINI EV、蔚來ET7、比亞迪宋PLUS新能源、特斯拉Model 3、奇瑞新能源小螞蟻等車型的保值率也表現出色。
在插電混動車型方面,比亞迪在保值率排名前15名中佔據了6個席位,成為最大贏家。其中,比亞迪宋Pro DM-i一年保值率為82.20%,排名榜單第三位,僅次於保時捷兩款插電混動車型。
因為很多新能源車型上市都不滿三年,所以統計的時候只能用一年保值率,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新能源汽車儘管來勢洶洶,是未來的發展趨勢,但還是需要時間沉澱。
之前,一款燃油車全新換代要5~6年,中期改款3年左右,現在新能源汽車更迭速度明顯加快,1到2年就可能換代了。這一方面是加快了消費者換購升級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帶來了新能源二手車型嚴重落後的現實。軟體層面的落後還有OTA升級來彌補,硬體方面的落後或許真的就是落後了。
這種勢必會影響新能源車的保值情況。
筆者認同這樣一個觀點,從前的燃油車是一款機械產品,而新能源汽車則是純粹的電子產品。使用10年的燃油車比比皆是,而使用10年的電子產品差不多已經成了老古董。不僅是外觀跟不上時代潮流,性能更是已經淘汰。
如果說使用功能還能夠克服,那麼電池衰減問題則是新能源汽車保值率的一個攔路虎。現在很多車企廠家宣稱三電系統終身質保,但大部分是針對首任車主。關於電池損耗到一定程度值多少錢?每個主機廠都有自己的說法,市面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給電池做定價和評估。而電池更換的成本又非常高,這就給從業者和消費者帶來了很多困擾。
除了電池的問題,首任車主權益也成了影響消費者購車的一大因素。不少新能源汽車品牌對首任車主都會給予一定的權益保障,除了剛才說的終身質保,還有用車方面的權益,比如車聯網流量、充電補能方面,各家品牌都有自己的政策推出來,但是這隻適用首任車主,車輛交易轉手之後就失效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能源汽車在二手車市場的發展。
相對比而言,燃油車就沒有這些問題。
百姓評車
在這裡,筆者並不是唱衰新能源汽車。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發展的主流。無論是使用成本還是使用場景,抑或是保持率出現的問題,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問題都會得到一個相應的調節,最終會在市場化浪潮下形成新的運轉機制。
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燃油車還是有相當優勢的。就像我們在前文說的那樣,現在或許就是入手燃油車的最佳時機。
*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代表作者,與網上車市無關,如有來源錯誤或侵犯您的合法權益,可通過郵箱與我們聯繫,郵箱地址:marong@cheshi.com